自性功德法財

文/見遵法師


  《史記》云:「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」又云:「淵深而魚生之,山深而獸往之,人富而仁義附焉。」說明了衣食財貨充裕,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條件,民生達到一定的水平後,方能利於施行道德層次的教化。

  財富是一種福報,所謂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」,佛法當中的「取財之道」,即是八正道當中的「正命」,以正當、不違背因果的方法來賺取錢財、維持生命。不違背因果,除了不違犯國家法律,更不可殺生害命,或者對社會有不良善的影響,如此便可稱之為清淨的職業。有一份清淨、正當的職業,再加上積極、努力的工作態度,以「敬、慈、和、真」的原則來做人做事,事業必定能夠成功,財富也定能豐足。

  一般人都認為錢財多多益善,但財貨運用不當,很容易招來禍害,所以錢財不是罪惡,而在於人心。晉朝有一位鉅富名叫石崇,他富可敵國,擁有許多奇珍異寶,甚至還把皇帝所擁有的財寶比了下去,因此,他終日耽溺於財色之中。最後,遭人妒害,引來了殺身之禍。

  戰國時代的巨商呂不韋,將錢財投資到政治上,官拜秦朝丞相,卻因為財大勢大,為秦始皇所忌,最終飲鴆而死。前者貪女色,後者貪權勢,兩位求財的因心皆不正,最終都導致了喪身失命的苦果。故寒山子有云:「貪人好聚財,恰如梟愛子,子大而食母,財多還害己。」若人貪著名利財色,只為了滿足個人眼前的私欲,終將自食惡果,一如梟母為子所食一般。

  所謂「君子富,好行其德;小人富,以適其力。」「仁者以財發身,不仁者以身發財。」君子不因貧困而忘失德行風範,如孔子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」。而君子在得志之時,必將恩澤惠施於人,不會如同小人專擅私欲。所謂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」,仁人君子求取財富的目的,是為了大眾的富樂,因此更顯發其寬大慈仁的心量與德行。

  宋代名將范仲淹,平生樂善好施,在尚未顯達之前,經常周濟貧苦或賢明之士,而當他身居朝廷要職時,用俸祿購置了一千畝良田,取名為「義田」,以義田的收成來照顧全族的人──每天都發予糧食,每年都給予衣服,凡是有嫁娶或喪葬,還會特別補助;另外,曾經出仕為官而今在家待職者,也會給予補助,若是恢復官職,才停止發放。他甚至挑選了族中年長而且賢明的人來專司會計,專門管理這些善款的帳目。范仲淹從事慈善之舉,一直到他去世,前後長達三十年。他雖然官位很高,俸祿豐厚,但一生勤儉樸實,留下了慈仁濟世的家風給子孫。而他的後代子孫,依舊力行義田的制度,持續惠施大眾,真正是承繼了范仲淹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遺志。

  導師 覺大和尚曾開示:「人生有五種層次: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、道德倫理生活、功德善法的生活、心靈生活。」有了財富,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滿足物質生活,再進一步提升到精神生活,有藝術、休閒、運動等方面的調劑。再提升,則有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」的道德觀念,涵養更為豐沛,如范仲淹的義田制度,即是擴展仁愛之心的善行義舉。然而,這些尚屬於世間善法的範疇。若能提升到功德善法的生活,勤修六波羅蜜、廣集福慧資糧,積累功德法財。最後了達所修的一切善法、福報,亦是生滅的,只有這念心不生不滅,是永恆的存在,而能「修一切善,不執一切善」,這念心始終保持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動,這就是修行追求的最高層次──心定如大地、心淨如止水、心明如皎月──這就是心靈生活的最終目標。

  古德云:「知足第一富,無病第一貴,善友第一親,涅槃第一樂。」對於財富能夠知足、淡然,即是真正的富足。若能進一步發大乘心,觀眾生苦、發菩提心,不僅不執著財富,且積極布施,為眾生而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如佛陀過去生中曾為能施太子,為了滿足一切眾生之所需而入大海求寶,精進不懈。行者若能效法能施太子,世世生生不疲不厭,行善不執著善、施而無施,定能究竟契入菩提、涅槃,圓滿自性當中無量無邊的功德法財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