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的智慧

文/见山法师


  “放下和空性”的道理,经常令人不解,甚至与自我观念相冲突,因为人们总是想要拥有得更多。纵使明白“退一步,海阔天空”,我们仍然舍不得或放不下,只因害怕失去而一无所有。事实上,放下才能真正感到解脱、轻松与舒畅,这时才会了解心中的烦恼、垃圾,是多么沉重的负担。

  美学大师蒋勋曾提及一件往事。七○年代,他赴法国留学,课余时在旅行社打工当导游。有一次在“米罗的维那斯”雕像前讲解维纳斯的故事时,突然有位台湾妇人用台语问他:“这是啥人的某?”刹那间蒋勋愣住了!面对表情惶惑的故乡长者,她是那么渴望地想知道,为什么你们会欣赏一个几乎裸体的女人?这简直与她所认知的伦理道德完全相反,是难以承受的美!

  这一句“大哉问”,后来成为蒋勋最大的感触,他想:“我能不能和这些人讲‘美’是什么?‘艺术’是什么?如果没有办法,那么我在巴黎大学所学到的艺术知识、专业辞汇,都是假象、都是空的。”这个感触,让他放下学院派的姿态和腔调,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讲述的对象是大众;如何让大众懂一幅画、了解一位画家,成为他讲述或写作上的最大课题。

  唐朝智闲禅师,生性聪敏却参悟不得。一日沩山灵佑禅师对他提问:“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?”智闲虽然多闻强记,却无一句可答。他万念俱灰,将所有的笔记烧掉,行脚后离群而住,精勤在心上用功终于彻悟本来面目。

  号称“周金刚”的德山大师,对自己注解《金刚经》的精心著作《青龙疏钞》引以为傲,但在行脚的路上遇到卖烧饼的老婆婆提出大哉问:“问君买饼点何心?”周金刚也呆立半响答不出一句,心中惭愧、懊恼。后依老婆婆指引,亲近龙潭禅师,放下自己执着的成就,在禅师的善巧点醒下,彻悟了本具的真心。

  学佛是一种生命的回归,是减法哲学。所谓“为道日损”,综观人的一生,总是追求着永不止息的欲望,然而,由渴爱、物质、表象所堆砌出来虚假的我,其中隐含着无常之苦,正是让生命轮转不息的业力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,人人皆有本具的清净觉性,这念觉性不生不灭,方是“真我”。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?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,说:“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执着而不证得。”所以,修行不在为人生增加什么,而在于放下多余的尘劳与爱着;生活也不在衡量自己拥有些什么,而是回归纯净的本来面目,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!

  佛陀时代,有一梵志手执一束花要供养佛。佛说:“放下!”他放下手中的花,双手合十,恭敬地准备聆听佛陀的清凉法语。佛又说:“再放下!”梵志心当中感到很奇怪:“我这么恭敬,双手合十站在这里,准备聆听开示,为什么佛要我把手也放下呢?”这时佛又说:“还要放下!”原来佛应机施教,要他把心中的念头也放下,这时梵志即有所契悟。

  《金刚经》中有一个譬喻,假使我们在生死的此岸,欲度过烦恼的中流,到达涅槃的彼岸,那么搭乘六波罗蜜的船筏是必要的。但是当我们到达了彼岸,就不需要扛着船筏走,只要把它放下即可。因此,经云: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”所以,修六波罗蜜之后,三轮体空,无能、无所,归于本心,当下即在彼岸。不着有、无两边,这就是“无我”的解脱境界。

  “放下”是修行的核心,既无所得、也无所取。“无所得”,是因本自具足;“无所取”,是要取而不着。俗话说:“事能知足心常泰,人到无求品自高”,人因知足而常乐,因无求而自在,所以,在人生的道路上,奉行放下的生活智慧,才能拥有自在洒脱的生命风光、才有究竟解脱的寂静安乐!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