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所住處常安樂

文/見建法師


  網路時代來臨,科技產品推陳出新,在資訊發達、物質豐足的今日,現代人卻愈來愈不滿足、愈來愈不快樂,有憂鬱症狀的人愈來愈多,原因到底出在哪裡?

      存錢買了一個iPad,感覺很快樂,但第二代出來時,手上這種機型落伍了,快樂就消失了;好朋友聚在一起,感覺很快樂,一旦因小事反目,快樂就不見了;存了生平的第一桶金,但看到千萬、億萬的富翁這麼多,不知何時才趕得上,如何能快樂?好不容易升遷為科長,但是還想再往上爬,副理、經理、總經理何時能滿願?看似已經如意的事,卻還是不快樂,最大的關鍵便是「貪欲」。

  「貪」由「貝」和「今」二字組合而成,本義作「物欲」。貝,是古代的錢幣,引申為亟思得財貨以為己有之意;今是現在、當前之稱。所以,「貪」是常思當前之利而務現在之得。

  「欲」,本義作「貪欲」,人常貪而求遂一己之意、足一己之望,此貪心即欲。人之欲望如「谷」之虛受而不易滿;貪取之源,蓋起於「欠」少,兩個字加起來便是「欲」。我們常說欲望像無底洞,又常覺得身邊往往少一件東西;只看到眼前的利益、短暫的悅適、虛妄的聲名,便汲汲營營,甚至強取豪奪,不知道後面有種種惡果之報,這才是欲望與貪心的真實相貌。佛陀曾以燒香來比喻:「雖人聞香,香之燼矣,危身之火,而在其後。」欲之所驅,無法滿足,後得惡果,如何能樂?

  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」又說:「不知足者,常為五欲所牽。」痛苦的來源,是因為貪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欲望。為了自己的五蘊之身,所求的財物、妻眷、地位、功名等,其實都是生滅的假相、無常的變化。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如空中花、水中月般之虛妄,怎麼可能有真正得到的一日?那麼,在這世間上就沒有真正的快樂嗎?一般人都知道「知足常樂」,能知足的人,「雖貧而富」;少欲之人,「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」。所謂「仁者不憂」,一個能仁之人,安貧樂道,如顏回般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懮,回也不改其樂」,那是因為他志於向學、樂於向道,這才是他所欲之處。

  孟子也說「君子有三樂」:「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;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,二樂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」當心心念念非為自己,而是關心身旁之人,擴及天下,心量廣大,所謂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也。俗話也說「為善最樂」、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把眾生放在前面,把自己放在最後,從心中湧出無私的喜樂,是金錢所買不到的。

  而修行人更要提升,追求出世間之樂。經云:「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?」這個色身是一切痛苦的源頭,所以阿羅漢出離三界,云:「我身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。」解脫生死而為其樂。菩薩「宴坐水月道場,大作夢中佛事。」以假有之幻事,廣度眾生,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,能覺悟有情,是菩薩之樂。佛則是「菩提覺法樂,涅槃寂靜樂」,是真正的無欲自在。

  眾生皆有佛性,皆當成佛。了達佛性本具,人皆有之,無論在任何境地,這念心皆能清楚明白,寂然不動,了了常知。安住在任何境界,都能不動於心,所謂「心安茅屋穩,性定菜根香」,便能「隨所住處常安樂」。這真正的法喜,任誰都奪不走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