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樂與知足

文/見焱法師



  人們汲汲營營追求名聲、財富、權力,努力滿足自己的欲望,說穿了,都是為了要「追求快樂」。但是當一個人爬到巔峰、擁有一切的時候,無論有多少掌聲,隱隱的空虛感卻總是揮之不去,於是又再創造更多、更難、更不切實際的目標,製造個人及生活上的假象。這種所謂的「成就」,一旦成為媒體競相報導的題材,在商業包裝之下,成為普羅大眾對於「快樂」、「幸福」的定義。

  但是,這種商業包裝的「快樂」,卻是以人欲的「貪」作為根基。世間人追逐華衣錦食,流連於聲色犬馬,卻不知是以苦為樂。《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多欲為苦: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。」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,到了一定的程度,就開始覺得麻痺、無趣,但過不了多久,又會重蹈覆轍,形成惡性循環。不但累積惡業,也造成無止盡的生死輪迴。

  這種相續,就是苦。苦,有苦苦、壞苦、行苦之「三苦」。從種類來說,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之「八苦」。即使是讓人快樂的事,都會傾圮敗壞,使人不勝唏噓,更何況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」呢?就算是當下沒有感受,生命也是一點一滴地逝去,令人惶惶不安!既然如此,我們所貪著的究竟是什麼?若回歸到最基本的需求,「一簞食,一瓢飲」,有人可以甘之如飴,這樣的人與我們的落差又在哪裡呢?

  這個的差別,在於區分個人的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。當一個人可以把不必要的身外之物一一去除,就會發現,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少得令人訝異。必需之物,通常不難擁有,難的是能否知足?能否抗拒「想要」的誘惑?人經常都是放任貪欲橫流,將自己的福報揮霍殆盡,等到惡業現前時,卻怨嘆天理不公,但其實是自作自受。佛陀早就告知世人:「財色於人,人之不捨,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,小兒舐之,則有割舌之患。」

  人一旦有所求,就容易昧著良心,以「向現實低頭」或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作為合理化的藉口,做出一些不應該、甚至傷天害理的事情;等到闖下大禍才悔不當初,也為時已晚!所以,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,以求人意,亦復不為諸根所牽。」這就是古德所說「無欲則剛」的道理,因為真正的無欲,才能夠「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」。

  「少欲知足」是一種生命的態度與值價觀,更是一種知見。佛經云:「當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;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。」同樣的外在生活條件,有些人可以過得自在安祥,有些人卻抱怨連連,可見一個人是否快樂,端看對生活的態度如何,有了正確的知見和態度,才能真正地海闊天空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