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不孤 必有鄰
文/見絕法師

  

  千年以前,至聖先師畢其一生之心力,開展出中華文化五千年的長流;千年之後,在時間的淬鍊下,儒家學說思想更在世界各地彰顯其超越時空的意義與價值,如黑暗中的明燈,為人類文化的提升,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和遠大的願景。

  為什麼儒家思想、孔孟學說得以在世界各地,如風行草偃般地蔚為文化主流呢?又是什麼樣的精神與力量,使其能夠在時空的更迭下,同樣地深入人心,為人所嚮往、追求呢?

  中國古聖先賢,從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,乃至孔子、孟子及千千萬萬的後世儒家子弟,一脈相承、亙古不變的心念,就在於意欲利益天下人民,使其得以生活安樂的這份悲心願力。依此悲心願力,所以有堯、舜禪讓的政治典範;亦因此而周公制禮作樂,「一飯三吐哺,一沐三握髮。」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;至孔子、孟子乃至後世學人,無不以此作為一切行持之基石。

  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、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「仁」,唯有仁,才能成就人類最大的幸福。是故,一切德行均從仁衍生而來。

  「仁」字,就字面上來看,是「二人」,亦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彼此間的軌則。有了軌則,便有依循的方向,知道什麼應做、什麼不應做。於是,孔子提出了三綱、五常,強調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,每個人各安其位、各順其行,人倫禮制建立起來,國家便能步上正軌,如《中庸》所言之「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。就現代社會而言,其實就是指每個人都應當盡自己的本分,承擔自己的責任,從自身做起,再推至家庭,乃至社會國家,所謂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也就達到世界大同的境界了。

  從「仁」開演而出的具體實踐方向,積極的便是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,消極面而言,則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其實也就是佛法中所說的「慈悲」──予眾生樂,拔眾生苦。因著慈悲的力量,所以能降伏無明,坦然面對一切。顏回「一簞食,一瓢飲,居陋巷。人也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」心中蘊含著慈悲的廣闊胸襟,涵養著仁德的遠大志向,樂便在其中矣!

  現代社會在快速的發展下,物質生活的富足,更突顯了心靈生活的匱乏,空虛幾乎是每個人的通病,找不到生命的價值與生存的意義。在物質與心靈極端的不平衡下,人們在儒學思想體系中,找到了一條出路。孔子言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千百年後,人們藉由孔孟思想的觸動,看見了自己心中含藏的慈悲,這慈悲的德行,超越時空,千古一如,將繼續彰顯我們本性中良善的光輝,帶領人們突破現在的困境,邁向光明的未來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