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让的重要性
文/见劼法师

  在网路资讯发达的时代,居住环境密集,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多元化且频繁,因此造成摩擦、冲突的机会就变大。例如网路聊天,可能因彼此的观念不同而不肯让步,让原本愉快的心情变调;或是开车时,因彼此不肯退让,结果造成擦撞等意外。如何消弭因对立而产生的冲突,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“忍让”,《论语》云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,在事态未严重时,懂得应对进退之道,就能大事化小、小事化无,化解许多灾祸。

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有时只要忍耐一下就可过去,所以何必被这些琐事困扰心情。其实忍让退步不是消极表现,而是面对问题的积极展现。许多动物遇到危险时,都知道要退让来避开危险,如乌龟、蜗牛等动物,遇到危险时,会躲入坚硬的壳内避险。所以能知道危险,保住性命,不被境界所威胁,是智慧的表现,故《七佛戒经》云:“譬如明眼人,能避险恶道,世有聪明人,能远离诸恶。”

  五祖弘忍大师传授衣钵予六祖惠能大师时,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只有神秀大师才有能力继承衣钵,所以纷纷为神秀大师抱不平,甚至欲将衣钵夺回。当时六祖大师也察觉到自己不受大众认同,若在此因缘下讲经说法,不仅众人得不到佛法利益,还会让人诽谤造业,于是十五年暗伏猎人队中,保养圣胎,等待因缘具足再出来弘法利生。能知因缘,善用时节,是有智慧的人,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”,能够忍其逆缘,不为逆境所打倒,便是有力量的人。

  除了不如意,如意的境界同样要忍。如意的境界往往会迷惑心性,不能自拔。《佛遗教经》云:“譬如有人,手执蜜器,动转轻燥,但观于蜜,不见深坑。”会落入陷阱,大都迷恋境界而失去觉性,所以真正要忍的,是每个人的起心动念,对于不好的境界不要起瞋心,好的境界不要起贪心。若心中能保持平静,又何须忍耐?古云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,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心胸开阔,处世便能无所障碍,若能时时反观自照,保持清楚明白,内心自然平静,这也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。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