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歡喜結善緣
文/見錙法師

  

  佛經云: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。」修行除自身努力外,尚需假外緣善知識的提攜、指導,修行才能有所成就,所以廣結善緣對修行而言,十分重要。

  因緣果報乃佛法最根本的道理,所謂「有因有緣事易成,有因無緣果不生,不信但看寒江柳,一經春風枝枝新」,江邊柳樹尚須假季節的變遷,值遇春風才能吐露新芽;外界山河大地是如此,反觀自身修行亦然,除信本具佛性,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外,還要依止大善知識來修行。善知識猶如明燈,能指引我們正確的修行方向,若無善知識的牽引,自己盲修瞎練,只在心外求道,縱經累劫,離菩提之路只會漸行漸遠。因此,為避免徒勞無功,依止善知識的指導便十分重要。此外,綜觀一切修行法門,正知見列為首要,如何建立正知見,亦須假善知識的指導。既然善知識如此重要,何者才是值得終身信賴者?即是佛、法、僧三寶。蘇軾曾言:「滔滔苦海內,三寶為舟航;炎炎火宅內,三寶為雨澤;冥冥大夜中,三寶為燈塔。」三寶實為宇宙人生最究竟的依歸,皈依佛法僧三寶,藉由學習佛陀行儀、奉行佛的教法、恭敬僧寶等事上的作為,進一步啟發自性三寶,故皈依三寶就是真正有智慧地依止大善知識,使我們能由煩惱的此岸度脫至清淨涅槃的彼岸。

  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實智慧者,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,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,一切病者之良藥也,伐煩惱樹之利斧也。」依止善知識,就能啟發自性光明。所謂「燈燈相傳,光光相照」,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,也要發大願,誓作他人的善知識,唯有如此,佛法的心燈才能永續不斷。由此乃知,修行需假善緣,今日值遇善緣,聽聞佛法,來日亦要誓作他人的善知識,引領大眾入佛知見,得究竟解脫。

  己未得度而度人者,菩薩發心。菩薩觀眾生苦而起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之心,所以能饒益一切有情,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,地藏王菩薩誓願度盡眾生,方證菩提。事相上是在因上努力,行善度眾,理上又能修善不執。菩薩創造緣起,廣結善緣,運用緣起來巧作佛事,最後不住緣起,三輪體空,故能成就「如幻三摩提」,果報立刻超越羅漢聖者。菩薩示現慈悲喜捨、廣結眾生緣而速成佛道的精神,誠可作為修行人學習的楷模、榜樣。

  如何學習菩薩慈悲的精神,廣結善緣而助益修道呢?首先,要深信人人本具的佛性,不論凡、聖,佛性皆是平等不二。肯定人人本具的佛性,就有積極光明的正向思惟,繼之要在因上努力,以智慧的覺察力,觀察眾生皆因煩惱而有苦的逼迫性,升起欲拔眾生之苦的悲心,使其得究竟解脫之樂。離苦得樂的方法便是聽聞佛法,以佛法良藥來醫治眾生煩惱的病苦,於是便有法會的緣起。每一場法會都是因緣的創造,有居士的祈請為因,加上種種的善緣和合,法會始得以成就。所謂「眾生歡喜,諸佛歡喜」,只要起一念利樂有情、慈悲利他之心,心通法界,眾生都能獲益,無明煩惱減一分,清涼自在即增一分。常行於此,災難自然蠲除,暴戾之氣自然消弭,世界必然和平。

  若能於二六時中依此願行來利益眾生,不為己求、不作己想,堅固的我執必定能被摧破;而善觀諸因緣法,修善不執,自然能廣結善緣、破除法執。我、法二執若能除滅,佛階必定可期,由此足以說明智慧歡喜結善緣的殊勝。

  導師 覺大和尚慈悲提出「對上以敬,對下以慈,對人以和,對事以真」,藉以砥礪諸修行人依此四箴行來行善利他,與眾生歡喜結善緣。能使眾生歡喜,諸佛即歡喜,無形之中人成即佛成,亦即從利他中來成就佛道,圓滿菩提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