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亦不离心
文/见梁法师

  

  出坡是道场五门功课之一,也就是藉由身体的劳动或是种种作务,使道场能安僧度众、弘扬佛法。俗语说:“人生以服务为目的”、“助人为快乐之本”,帮助他人,不仅能陶铸品格,亦能涵养德行。以栽植花木为例,绿化社区能使附近的居民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,但绿化道场,不仅能供养诸佛,更能使来道场的每一个人,起欢喜赞叹心,甚至有所契悟。因此,在佛门中发心,能利益无量无边有情,迈向究竟圆满解脱。

  古德云:“修福不修慧,象身挂璎珞,修慧不修福,罗汉应供薄。”修行就是要福慧双修,才能成就“福慧两足尊”的功德,而“出坡”正是修福又修慧的法门。打坐时之所以会昏沈、妄想,听法不能入心,在道场不能安住,都是因为业障所致;从另一角度来说,就是福报不够。所以,要广集福德资粮,不放弃任何一个出坡的因缘。来果禅师开悟后,不仅将出坡视为分内之事,更视为广植福田的稀有因缘。所谓“舍一得万报”,我们在付出心力的当下,也种下了将来开悟证果、成无上觉的种子;另一方面,亦可藉由帮助众生,化解过去与众生所结的冤业,进而广结善缘、法缘。

  出坡过程中,布施自己的时间、体力、智慧,就是在布施修福,布施的因会感什么样的果呢?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檀为安隐,临命终时心不怖畏”,世间人临命终时,多半惊慌恐怖,若想心无怖畏,平时就要修布施,福德资粮够了,临终时心就很平静,所谓“修行在平时,临终得自在”,一切都要靠现在从因上去努力。又云:“檀为入众无难之功德”,布施、善法修足够了,碰到的人都是善缘,别人不会来为难你。又云:“檀为得道涅槃之津梁,圣人大士智者之所行。”过去的佛菩萨成道,也都是要修布施波罗蜜,大众现在发心修布施波罗蜜,就是跟佛菩萨走一样的路,就是有智慧的人。

  人生是一种实践的过程,拥有什么样的心,便拥有什么样的人生。一株广大的树根,会长出枝叶繁茂的树荫庇荫行人;一颗能施予的心,能为别人点燃无尽光明;我们用什么心来实践佛法,便有相应的身行与言语。力行慈悲与智慧,将如同灯的光明,遍照十方无有障碍。

  导师 觉大和尚曾经开示:“世间上所有一切都是虚妄不实,惟有觉性才是真实的,才是我们真正安身立命之处。”所以,人生真正的圆满,惟有契悟本心本性,也就是《心经》说的“不生不灭”,才能脱离无常、生死的逼迫。如何契悟呢?《金刚经》说:“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能以无所求之心来修一切善,不执着一切善,心无挂碍,这时清净的本心就会现前,就是究竟解脱。这种平静、清净、觉悟的心是最快乐的,称为“禅悦法喜”,远超过五欲之乐的境界,所以称为极乐世界。修了福报后,若能进一步提升,修善而不执着善,即做即了,心当中没有一点痕迹,就是保持当前这念灵知灵觉的心,慢慢就会知道净土到底在什么地方,什么才是真正的踏实、真正的立足之地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