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心
文/見風法師

  

  生活在群體的世界中,總有關心別人或被人關心的機會,但為什麼付出關心時總和別人有距離?而被別人關心時卻感到負擔及壓力?為什麼自他的一念關懷、善意,不能真正使人受惠呢?

  在《增一阿含經》中有一段記載:佛陀時代,一位比丘起了煩惱去找阿難尊者,經過幾次的勸發,比丘仍很苦惱,這時,阿難尊者便陪著比丘去向佛陀求助。最後,比丘不但解除了煩惱,更因為對佛法有深刻的體悟,而受到佛陀的讚揚。阿難尊者一個簡單的動作,流露出無量的慈悲,也道盡了「關心」的真諦。

  「關」字中的「」是以絲貫於杼中而織的意思,所以「關」有打通的意思,而「關心」正是藉由自己的真心打通他人因難過、困苦而緊閉的心扉,讓人離苦得樂。從上述阿難尊者的行儀來看,怎樣才是真正地關心他人呢?

  真正的關心不是滔滔不絕的言語或無止盡的勸說、建議,而是能對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,也就是「將心比心」。給對方空間,卻又不讓對方感到孤單,在必要時伸出援手;給對方一些時間,又不讓對方等待,在對方需要時又能及時趕到。一顆慈悲厚道的心,自然能善護念對方而不給予壓力,像阿難尊者善待起煩惱的比丘一樣,勸發但不淪於嘮叨,放下但不放棄,陪伴著對方跨越煩惱。想想,自己情緒低落時,什麼樣的人最讓自己感到溫暖?如此就不難明白要如何關心他人。

  一顆能體諒、包容的心,自能明白關心外亦要善觀因緣,了解別人真正的需求。如果對方希望安靜,何必上前叨擾?如果對方不希望驚擾大眾,又何必大肆宣揚?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,必須放下自己既有的看法,並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世界,才能真正關心他人,體貼別人的需要,給予適切的幫助。

  「關心」更深的一層意涵,是以自己和諧、寬厚、平靜、體諒、慈悲的善心,啟發他人心中良善的種子,並令其發芽、茁壯,得以轉化煩惱。想到三千年前,舍利弗尊者以一顆慈悲心感化人蟒,讓人蟒在臨終的那一刻發起慈悲心而離苦得樂,不啻是舍利弗尊者關心人蟒而帶來的最大獻禮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。」無論以何種行動表示,都不離心。只要自己起了一念關懷、護念的心,對方都能感受到,人與人之間看似外在的互動,其實更是心念的交流。給對方一個安詳、慈悲的法界,讓他人感到安慰、啟發善心,這便是關心的真諦。

  訓練自己的慈悲心,讓自己懂得關心他人、關心世界,讓一個良善的循環從自己開始,用自己的心光消泯彼此的藩籬,照破黑暗,讓彼此的心光照耀大千世界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