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氣滿門
文/見艦法師

  

  過年的時候,家家戶戶都會除舊佈新,並且貼上春聯,來迎接新年的到來。而「春滿乾坤福滿門」便是常用的偈子,希望未來的一年都像春天一樣,朝氣蓬勃、生意盎然;家中老少個個事事吉祥、福氣滿堂。

  然而福氣是上天注定的嗎?還是生辰八字所決定的呢?一般人不明瞭,所以只能向天乞求。其實凡事皆有因果,所以福氣不是別人給我們的,而是要自己努力。過去有修善積福,現在才有福報,因此想要福氣滿門,就要在因上努力,好比種植作物,想要豐收,就要播撒種子。內心常起善念、口說好話、身行善事,身口意三業都是善的,自然就會有福報。相反地,起心動念如果都是惡念,想要有好的果實,便是緣木求魚了。

  種子有了,接著便需要有土地,落在土裡的種子才有機會發芽、開花、結果。而地有肥沃、貧瘠之別,生長在肥沃的田裡,才會有豐碩的收成;若是在貧瘠的田裡,收成便少。肥沃的田有三種:敬田、恩田、悲田。敬田就是恭敬長輩,俗云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」長輩的教導與經驗可以讓我們免於走錯路、走遠路,所以值得我們尊敬;恩田就是對於有恩於我們的人,要能知恩、感恩、報恩,如父母恩、師長恩、國家恩、眾生恩;悲田就是要能拔濟眾生之苦,能以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施與眾生,令其安穩。如《觀無量壽經》中所說:「欲生彼國者,當修三福:一者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二者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三者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如此三事名為淨業。」

  一天,佛陀帶著弟子們到城中托缽,有一婦人看到佛陀相好端嚴、比丘們威儀庠序,生起歡喜恭敬之心,想把剛煮好的飯供養佛陀,但又擔心被不信佛法的丈夫發現,會遭丈夫所怨恨。於是婦人想出一個辦法,將飯盛在碗裡,壓取出一勺的飯汁供養佛陀。佛陀歡喜地接受後,說了一首讚歎的偈子:「若施白象百,明珠瓔珞飾,供佛一勺汁,其福超彼上。」有位梵志聽了覺得很奇怪,就問佛陀:「一勺的飯汁,又不值什麼錢,您說它勝於以明珠、瓔珞等寶物或象馬車乘的供養,這樣說法未免太欺騙世人,我們如何能夠相信?」佛陀慈悲地回答:「我從久遠劫來,一向勤修六度,所說所做都是真實不虛,才能感得現在的果報。如果是妄語,怎能有辦法得到這樣的果報呢?我問你,你往返舍衛城到羅閱城的路上,有沒有看到一棵幾十丈高,可以庇蔭五百輛人車的大尼拘陀樹?」梵志回答:「有。」佛陀又問:「那你知道這棵大樹的種子有多大呢?」梵志不加思索地回答:「差不多像芥子般大。」佛陀接著說:「種子只有芥子般小,樹怎麼有可能那麼大?」梵志說:「我怎麼敢欺騙佛陀!」佛陀因此又說:「像芥子般的種子,都能長出庇蔭眾人的大樹,更何況佛陀是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聖者,其所擁有的福德與願力亦無可計量。因此,即便是供養一勺飯汁,將來的收穫也是難以計量的。」梵志自此深信布施得福、因果不可思議的道理。

  一般人都喜歡享福,卻很少或不知道要培福,等到福報用完了,想要培福也力不從心了,故古人云:「人在福中要知福。」除了要珍惜擁有的一切,還要學習菩薩的悲智願行,廣修福田,不要等到坐吃山空,才後悔莫及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