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朋益友
文/見昀法師

  

  溈山大師云:「生我者父母,成我者朋友。」人不能遺世而獨立,在社會中,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依存。除卻劬勞養育我們的父母,芸芸眾生中影響最深遠的,就是在學校、職場與生活中,陪伴我們同行的朋友。每一位出現在周遭的友人,都會帶有不同顏色的染料,替我們的人生增添不同色彩。古德云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有些朋友的經過,雲淡風輕,留下的是透明的色彩,不著痕跡;但是大部分的朋友,在言語、知見、學問、品德與行為舉止上,都會在曉夕相處中有潛移默化的作用,使我們改變原本色彩的屬性,影響我們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。

  釋迦牟尼佛與阿難尊者一日在城中托缽行化,行經一處賣魚的攤販。善於教化的世尊,令阿難去觸摸晾曬過魚乾的魚繩,再令阿難尊者聞一聞摸過魚繩的手。阿難一聞,不禁蹙眉輕呼:「好臭!」世尊點點頭,繼續前行。不久,行經一處販賣香料的店鋪,世尊同樣令阿難觸摸裝了香料的袋子,再使其聞嗅手指。這一次,尊者輕嗅手指後,微笑地說:「好香。」世尊於是藉機開示:「這就如同交朋友,親近惡友,自己也會染上惡習而臭不可當;與好人為伍,薰染善念,人格自然清新而高貴。」溈山大師也曾說:「遠行要假良朋,數數清於耳目;住止必須擇伴,時時聞於未聞……親附善者,如霧露中行,雖不濕衣,時時有潤。狎習惡者,長惡知見,曉夕造惡,即目交報,後沉淪。」結交損友,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,受其影響而品格沉淪,甚至導致身敗名裂。反之,益友就如同和煦的陽光,能夠陪同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。在人生的旅程中、修行的道路上,我們時時需要善知識、善護助為伴侶,以引導、協助我們完成未竟的道途。然而,如何才是善知識、善護助,如何才是良朋益友呢?

  儒家說: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」,具有正真誠信的品德,或有博學多聞的才識,就是我們的良朋益友。三國時代的管寧,年少時與華歆為莫逆之交,兩人同在一處學堂,並同坐一草蓆就讀。有一天,學堂外鑼鼓喧天,熱鬧非凡,華歆心生好奇,放下書本前往觀看。華歆回座後,仍然心繫熱鬧的街景,管寧就將兩人同坐的草蓆割截成兩半,告訴華歆:「你我志趣不同,不再是朋友。」古德有云:「選擇良朋要老成,不如己者莫同盟,譬如水入污泥去,縱若清兮也未清。」湛堂文準禪師也說:「學者求友,須是可為師者。時中長懷尊敬,作事取法,期有所益。或智識差勝於我,亦可相從,警所未逮。」修行之人,要以具有正知見、品德高尚、可以身為自己楷模的人為友。所謂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,若與知見不正確,或不勤求上進的人為友,就如同於外道中修行,將走向歧路。若友人智識水準不及自己,但志向一致,一心向道,且品格端正,可砥礪、策勉自己,亦是良朋益友。

  茫茫人海中,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眾生無數,但,能與自己並肩而行的友人則僅僅少數。我們必須有智慧地在人群中擷取少數,使少數之友可以成為自己修行路上之增上緣。善分辨周遭的人事物,善區別良友與損友,就能清淨自己,提升自己,而不會隨波逐流,混污自身。雪堂道行禪師曾說:「稠人廣眾中,鄙者多,識者少。鄙者易習,識者難親。」足見益友之難能可貴。溈山大師對於擇友也有所勸諫:「舉措看他上流,莫擅隨於庸鄙。」潔身自愛者,對於擇友不會輕忽怠慢,縱然良友難覓,但孤芳仍應堅持挺特,不攀緣,也不趨附庸俗卑劣,不與惡友為伍。唯有如此小心謹慎,方能得遇法侶,共向菩提,共成佛果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