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朋友
文/見箭法師



  一出生時,「爵信」和「吳明」這兩個朋友就一起陪我來到世間,在成長的歲月中,不曾因畢業、搬家或是更換工作而離開過我。所以,他們在我生命中,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  「吳明」的性子很急,總是橫衝直撞,說來就來,說走就走,有時我真不能明白他的邏輯。對於別人的勸諫,他不太能聽進去;對於自己的想法,有時也不太能作主。身邊的人都是勸我要遠離他,說他是一位壞朋友。雖然如此,不知為什麼,我還是老受他影響。每次在決定事情時,腦海中總會浮現他對我說過的話: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。」因為如此,我把人際關係弄得一團糟,工作也被我搞丟了,所以我發誓,再也不要理「吳明」了。

  幸好,在我最困難的時候,還有一位名叫「爵信」的好朋友。孔子說:「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」,我想他就是這樣的朋友吧!「爵信」是一個很特別的人,就像他的名字一般,總是用誠實的態度來面對每個人,任何人的心事就好像鏡子映現在他心中那樣清澈。我有些怕他,怕他看穿我,所以平時我不太和他說話。但不同於別人的是,不論我的態度如何,他總是默默守候著我;當我落魄、失意時,他還是像平常一樣與我同在。尤其當我被「吳明」影響而做錯事時,他會耐心地教導我,更會以慈悲的口吻,對「吳明」說上大半天,所以「吳明」慢慢地也被他感化了。因此,在我心深處,對「爵信」是又敬又畏的。

  所謂「危機就是轉機」,在我人際關係弄得一團糟,弄丟工作,發誓再也不要理「吳明」的同時,「爵信」和我分享他的朋友,名叫「佛法」。「爵信」告訴我,「佛法」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燈,只要他一出現,每個人都會變得很有智慧,可以分辨是非善惡,更能讓事業順利、人際關係圓滿。當我聽到時,生命就好像出現曙光一般,連忙請他幫我引見,因為我想改變我的生命,不要再被「吳明」影響了。

  果真「佛法」就像「爵信」所說的一樣,是黑暗中的明燈,只要他一出現,任何人都會變得很有智慧。所以當我一五一十地將困境告訴「佛法」,拜託他將秘訣傳授給我時,「佛法」」很謙虛地告訴我,其實他只是無時無刻都想著要斷惡修善,清淨自己的心靈罷了。但是,我才不相信事情這麼簡單,所以又要求他為我再多說一些。他拗不過我,只好又告訴我,如果我真想要改變自己,並且希望做人做事皆能應對進退得宜,其實可以朝三個方向來努力:第一要深信因果,因果就是種善因得善果,種惡因得惡果,要知道現在種種的不順利,都是來自過去所造的惡因。所以我們除了要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外,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種善因,將來才會有良善的果報。

  接著,他又告訴我第二件事,就是「緣起性空」的道理。因為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,有好就有壞,有善就有惡,有是就有非,但是善惡、是非、好壞的本質,都是因緣和合的,這就是「空性」。換句話說,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,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宰存在,所以有時不要太堅持己見,要以團體為重,要以一顆寬容慈悲的心來做人做事。「佛法」說:了解空性不是教我們消極,而是要把握每個當下,積極地斷惡修善,這就是俗諦。就像對長輩要盡孝道,心懷恭敬;對晚輩要慈悲,不要失去耐心;與人要和睦相處,考慮對方的感受;對工作要認真負責,不推託敷衍。這些都做到了,又能不執著一切善,一切都會順利無礙。

  「佛法」說第三件事,則是要相信「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」。「佛法」告訴我:「佛陀過去還是凡夫的時候也有『爵信』、『吳明』兩個朋友,但佛陀選擇親近『爵信』,且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堅持,才成就一切圓滿無礙的果報。」「佛法」又問我是不是不常接近「爵信」這個好朋友,我點頭回答:「因為他好像鏡子一般,我怕他看穿我,所以平時我不太和他說話。」「佛法」耐心地告訴我要時時接近「爵信」這個好朋友,因為在這世間,唯一靠得住的朋友只有他了。接著我又問「佛法」:「我要怎樣才能不被『吳明』所影響呢?」「佛法」說:「如果能夠像你發的誓願一樣,再也不要理『吳明』,就不會受其影響;或者以耐心、慈悲心、智慧心來教導無明,將我告訴你的道理一次、兩次、三次,乃至百千次地對他說,他一定會慢慢改變自己。一旦他改變了,你也會同樣受益,你的一言一行、所作所為都會因此恰到好處的。」

  聽完「佛法」的話後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跟朋友分享今天的收獲。回家的路上,天邊的彩虹似乎也映照在我內心,因為佛法的智慧,讓我的人生更加光明,相信明天是一個全新的開始。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