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「放縱」,真「自在」
文/見涌法師


  佛法浩瀚無邊,諸佛慈悲化度,為的就是讓人們能轉化煩惱,而得解脫自在。經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」,正是告誡我們不要放縱這念心,要時時保持正念。這念心覺悟了,清淨心就會現前,眾生就能作主得自在。而《心經》中所說:「觀自在菩薩」,即是讓世人知道菩薩是因「觀」而得「自在」,「觀」就是覺照、就是反省,透過自心的觀照,才能通達真正的「自在」。

  但是,有些人未能了達佛法大意、諸佛本懷,多在明暗、動靜、善惡、美醜等相對的境界中,執著愛染,分別取捨。自認為我不犯人,人不犯我,自己過得好就是「自在」,於是過著「自掃門前雪」的日子。另外,世上還有些人認為行為不受拘束就是「自在」,於是沒有節制地吃喝玩樂,一旦遇到壓力無法紓解,就更加放縱自己的行為,甚至去做違法的事;如此背逆因果、造作惡業,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將來還要墮入三塗惡道受苦。由此可知,這不是「自在」,而是「放縱」。

  歷史上,有則怵目驚心的公案,就是呂后殺戚姬的慘劇:呂后個性驕縱跋扈,為了讓兒子劉盈做太子,想盡辦法勸漢高祖劉邦放棄另立寵妃戚姬的兒子如意做太子的意圖。待高祖駕崩後,劉盈繼位為惠帝,呂后不僅毒死如意,又將戚姬斬斷手足、挖去雙眼、耳朵弄聾,並且逼她吃下毒藥變成啞巴,再關至廁所裡,成為「人彘」。事後,呂后叫皇帝兒子劉盈去看,劉盈看了震驚不已,因此病倒,他對呂后說:「這不是人做的行為,雖然我是您的兒子,恐怕也不能再擔任皇帝治理天下了。」於是惠帝不再理會朝政,勉強在位七年就往生了,當時年僅二十歲。像呂后這樣不識因果,放縱自己殺人害命,不但不得自在,還得自食苦果。

  孔子云:「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而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就是指君子自在的境界,也就是這念心不管遇到任何境界,都不踰越規矩、禮法,也不會迷失自己。再思佛法所說:「一乘任運,萬德莊嚴」,指的是聖人絕對自在的境界——不但色身已得自在,這念心亦恆常於正念中,始終保持清楚明白,也就是「善能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對於諸法相狀、是非善惡,都能清清楚楚,不做取捨,這念心始終風平浪靜,猶如一潭止水。如此身口意三業清淨,當下智慧心現前,不隨煩惱妄想、外境遷流,這才是真正的「自在」。

  古德云:「駿馬之奔逸,而不敢肆足者,銜轡之禦也;小人之強橫,不敢縱情者,刑法之制也;意識之流浪,不敢攀緣者,覺照之力也。烏乎,學者無覺照,猶駿馬無銜轡,小人無刑法,將何以絕貪欲,治妄想乎?」亦如《四十二章經》中,佛陀教誡弟子「意馬莫縱」的道理——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;慎勿與色會,色會即禍生。」也就是教導我們要時時觀照自心,不但講話要小心,所作所為也要注意,如儒家所言: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。」、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」如此絲毫不「放縱」,這念心就能安住、不動,就能將相對轉成絕對,將煩惱化成菩提。

  《詩經》云: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心嚮往之。」只要我們依循佛法的道理,並從生活中去落實觀行,必能達到真正自在的境界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