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起觀於生活中的助益
文/見曇法師



  一場熱鬧滾滾的小星辰晚會,經過半個多月的活動策畫,一個多禮拜日以繼夜的布置、排練,再加上現場超過百位護星菩薩的發心,整個會場才於焉呈現。然而,晚會結束後,短短不到兩個小時,場地又回復到原來的始貌。面臨這樣的因緣變化,大部分的人總是會有不捨的感受。

  佛法告訴我們,一切法都是仗因託緣而生,從科學角度來說即是組成成分、生成條件。如氫氣、氧氣,能在放電狀況下組合成水分子即為一例。然而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」,當因緣不具足時,如同晚會撤場,人事物就會開始星散。因此,若能認清因緣法則,就可掌穩人生的方向。

  一般人若不了解緣起法,常會有三種迷思:

  一、 在因緣醞釀時,不知種善因,只想得善果,所以總是抱怨「時不我與」,而為逆境所困。因此,當考試考差時,不會反省自己努不努力;當工作不順遂時,只會怪長官沒有慧眼。再者,由於看不清當下的時節因緣,當戴著怒目金剛面罩的機運之神出現時,就會在我執的作祟下,當面錯過。

  二、 當因緣成熟時,會產生現前事物都是實有的錯覺。例如:從外相來看,認為堅固的山河大地不會改變、擁有的財富不會失去;從內在來說,認為相愛的人可以天長地久等等。也正因為如此,所以人們總是害怕失去,拚命佔有,排斥變化,對於未知的未來懷抱無比的恐懼。或者,當福報現前時,產生自大高傲、目空一切的心態,彷彿自己是宇宙的中心,不知「感恩」為何物?想想,若沒有職員,就沒有老闆;沒有百姓,哪來的國王!

  三、 當因緣消散時,彷彿自己所建立的理想國瓦解,找不到內心可以依靠的地方。或者是沈湎於過去的豐功偉業,讓逃避的心靈暫得空虛的慰藉。

  其實,不管順境、逆境都是因緣和合方生,沒有任何事情是永恆不變的。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觀念,就有機會擺脫煩惱的牢籠而得自在。那要如何正確思惟因緣法呢?所謂「有因有緣事易成」,我們既然想要學業、事業、道業有所成就,就要在因上努力。古德云:「但知行好事,莫要問前程。」期待有貴人相助,就要先樂於助人,廣結善緣、法緣。當功成名就時,秉持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」的理念,自己謙恭自處,才能有進步的機會。

  其次,既知一切法都要眾緣和合才能成就,就要常懷感恩的心念。例如在齋堂,五觀無違第一條:「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」,我們要了解我們所吃的每頓飯,不僅需要農夫不畏寒暑地耕作,還要有商人的流通、勞工的搬運遞送、大寮菩薩的挑菜烹調、行堂菩薩的分裝處理,乃至於要有護持菩薩的發心,以及安定的國家社會,才可能使我們免於飢渴。所以我們要秉持知恩、感恩、知福、惜福之心,來面對所擁有的一切。最後,了知一切法隨著時空變化,終有散滅的一天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把握每一刻,珍惜當下的因緣,隨緣盡份,也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切,盡份隨緣。

  總之,正確地認識緣起,能讓我們擺脫煩惱,點燃內心的光明。如果我們想要開拓寬廣的人生道路,就要先認識緣起,並且隨順緣起、把握緣起,甚而開創緣起。該提起時毫不猶豫,該放下時灑脫自在,如同法會結束了,若不撤場,又怎能開創下一次度眾的因緣!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