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念真誠感應道交
文/見錙法師


   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前身,有一世曾值遇釋迦文佛正在為大眾講說《涅槃經》,他輾轉得知這一消息而心生歡喜,想供養釋迦文佛,但因身無長物,於是就想以賣自身來獲取供佛的銀兩。這時,路上只看見一病人,這病人每日須服用三兩人肉,所以願意用金錢來換取人肉。兩人便歡喜的約定,給想供佛的這個人一天的時間,將金錢先拿到佛所,虔誠供佛,並聽講《涅槃經》之後,再回來履行承諾。

  這位供佛人雖然十分恭敬、專注地聽講《涅槃經》,然而因根性闇頓,無法領受經義,僅能憶持一偈,但銘記於心。隨即還回到病人家中,割自身肉給予治病。如此日取三兩自身肉,達一月之久,不以為苦,乃因心中時時受持所憶持的經偈,精誠所至,為法而忘割身肉之苦。因為這樣的發心,使病人的病況得以痊癒,且割肉的傷口能很快就平復也不留疤痕。供佛人因憶持一偈的殊妙功德,再加上自己的真誠所致,感得雖割身肉,而能很快復原,因此對佛法更加信受,而發無上菩提心,願以後成佛,也能有釋迦文佛這樣的威德,名號也稱為釋迦牟尼。

  古人對法能為法忘身,聽法時又是如此地恭敬、尊重、真誠,足見求道之心的真切。所謂「一念真誠,感應道交」,供佛人時時真誠地憶持一偈經偈,就能使割身肉處,很快恢復完好。所以待人處事,貴在真誠,不虛假造作,始終腳踏實地,肯切地在因上努力,無論世出世間法都能感得不思議的果報。古人這種老實在因地上履踐的精神,也是古人易成就的主因,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
  佛陀教化眾生,始終是不離因果的道理。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在因地上,就是如此一念真誠的勤求出道,所以能速得解脫,成就無上菩提。

  真誠能對治我們的虛偽心,凡事能真誠不虛偽,沒有偷心,對事以真,不僅能廣結善緣,世間上的學業、事業得以成就,就是解脫的出世法,也是決定可期。

              《典故摘自:經律異相.自行篇-捨身聽偈無痍》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