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住生心
文/普光精舍高级禅修班学员 传持

 

  

  三年前初至普光精舍,也是我正式修学佛法的开始。上禅修班时,法师经常引用《金刚经》的经文及偈子,开示佛法的道理。禅七时,导师 觉大和尚也开示,每日要打坐十至十五分钟和诵持《金刚经》一部,作为早晚定课。弟子依教奉行,在这段时间以来,体会到诵持《金刚经》和打坐是相辅相成的,对《金刚经》也有进一步的了解。

  《金刚经》中多次提及,受持是经乃至四句偈等,有不可思议的功德,果报亦不可思议,因此深知般若智慧对修行的重要性,而六波罗蜜最后也以般若波罗蜜来统摄。

  “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”,是讲平等,平等中有“空”、“有”,平等中不碍差别,差别中不碍平等。心的本体是空性,非因、非缘,是本具的,而心的作用则是有因、有缘,依着因缘果报之理而运作。

  从《金刚经》中可体会佛说“空、假、中”三观,以及“真、俗、中”三谛。如同《始终心要》提及,俗谛者立一切法(有),真谛者泯一切法(空),中谛者统一切法(空中生妙有)。

  从“理”上知、于“事”上行,才能落实《金刚经》的本意。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觉知,对一切法都不执着、对一切法皆不着相。社会上常有争执,对事情有是非善恶之分,如同《金刚经》所言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是非亦是虚妄。

  从家庭教育中也可以检讨,我们对孩子管教上是否有所住着?是否有预设立场?是否有对他们不适当的期望,而让孩子有反抗之心?我们应当多观察孩子,并适时给予引导。我们是否能用清楚明白的心,去觉察所有一切事相,从事相上藉事练心?是否对于一切法随缘而不攀缘(心无所住),落实觉照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之理,尽本分去做?

  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了达《金刚经》的三个重点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、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、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即能指引我们修学佛法,应如是知、如是见、如是信解,无住生心。如《心经》所言: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”,就能度一切苦厄,最后定能成就观自在菩萨的智慧与功德。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