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為無上菩提本
文/普眼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勸
 

  《華嚴經》云:「戒為無上菩提本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佛教的基本精神,即在於戒律的尊嚴,所以凡為佛子,不論在家居士或者出家法師,進入佛門的一件大事,便是「受戒」。而佛教徒的本分,更以「持戒」二字作為代表,《佛遺教經》記載:「汝等比丘,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,如暗遇明,貧人得寶,當知此是汝等大師。」可知,佛弟子若能以戒為師,並持戒清淨,佛法就能長久住世。

  一般人對於「戒」可能多所畏懼,總認為學佛就學佛,為什麼要受戒?放著好日子不過,何苦自找麻煩!推究下來,其實就是不了解「戒」之本義。常言道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修一切善,斷一切惡,這就是一種「戒」,修行係以戒為體,能守戒,就是覺悟的菩薩;不守戒,就是迷惑的凡夫。以戒為師,才能逐漸超凡入聖。

  而佛教徒最基本的持戒,即以「五戒」──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作為成佛的圭臬,精進用功。

  不殺生─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,不生斷滅之見,名不殺生。所謂不殺生,除了我們常知的不殺害動物外,能夠發慈悲心吃素,亦是不殺生的積極展現。更進一步來說,體悟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這念心,才是究竟的不殺生。

  不偷盜──於自性靈妙不可得法中,不生可得之念,名不偷盜。偷盜不單指明偷暗搶而言,還包括以不正當的管道或方式索取不義之財。《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多欲為苦。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。」又云:「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。」偷盜源於貪念,所以儒家也教導學人:「無欲則剛」。我們若能放下心中的貪求,從微細的心念去體察用功,不起瞋恨及貪著之念,知足常樂,即能無入而不自得。

  不邪淫——於自性靈妙無著法中,不生愛著之見,名不淫欲。常言道:「萬惡淫為首」,淫欲心重就無法身心清涼自在。憨山大師曾開示:「念佛本為超生死,先須要識生死根,痴愛便是生死根,不拔其根難解脫。」貪愛、痴愛是煩惱的根源,是生死的根本,要想超脫必定得從「心」來戒,所以我們要時時返照自心,念念斷除痴愛的煩惱,終有「心心彌陀全身現」的一天。

  不妄語——於自性靈妙不可說法中,不說一字,名不妄語。妄語,即是虛妄不實的語言,「乃至不見言見,見言不言,身心妄語」,所以「妄語」不單是言說之語,亦包含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。會打妄語,不外乎為名、為利、為私慾、為挑撥、為陷害,這些發乎心而行於外的種種,莫不是惡業。所謂「禍從口出」,修行學佛一定要清淨口業,無信不立,正語正見,才是佛言佛行。

  不飲酒——於自性靈妙本來清淨法中,不生無明,名不飲酒。「酒戒」不僅是不要喝酒,也是避免因喝酒而犯其他種戒律。引申來說,「酒」可以是一種沉溺,沉溺於過去的美好,而不肯面對現實;是麻痺,對於個人的不良習氣無知無覺,習以為常;是妄想,如鏡中花、水中月。眾生皆有靈明妙覺之佛性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若不持「不飲酒戒」,則無以契入佛法的大海,不可不慎!

  《楞嚴經》之二十五圓通章中,優波離尊者由於持戒清淨而證得圓通:「我以執身,身得自在,次第執心,心得通達,然後身心一切通利。」吾等當效法優波離尊者,持身不犯能得三業清淨,更以持心,證得般若智慧,圓成無上佛道,廣度一切有情。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