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心
文/傳平
 

  記得剛接觸精舍,常聽師兄們說:要不要「發心」環保?要不要「發心」掃地?要不要「發心」……當時不曉得什麼是「發心」,終於在精舍遷居的過程中,深刻地體認到什麼是「發心」。

  剛開始,法師們日以繼夜地忙著監工,精舍師兄們總是主動利用下班時間幫忙打包、分類精舍物品,自己則因工作分配的關係,也要利用下班時段到精舍幫忙,但心裡總會想找個理由藉故偷懶。直到有一天,看到隔天還要上班的師兄們,為了精舍的遷居,認真地整理及打包物品直至半夜,當下覺得自己偷懶的想法非常自私,頓時無比慚愧!

  在精舍整修、遷居的過程中,自己深刻了解到「無所求」的付出,原來就是師兄們所謂的「發心」。在無所求的發心過程中,大眾的歡喜心感染了自己,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,雖然沒有任何物質上的酬勞,仍然願意主動付出。每個人的內心充滿著喜悅,自己更懷著無限的感恩,感恩能有機會參與精舍的事務,感恩法師細心地教導,感恩師兄們一路上的提攜。

  由於心念一轉,自己也跟著有所改變,從被動到主動,不再找任何藉口、任何理由推辭,並且非常歡喜地到精舍幫忙,珍惜每一次發心的因緣,精舍也在大眾無私的發心下,完成了艱鉅的遷居工程。

  精舍完成遷居後,自己頓時失去努力的目標,不但心鬆懈下來,也不再有之前那種積極的「發心」意願。有次,法師請我到普台國民中小學,關心精舍小朋友在「語言嘉年華」的活動表演,原本不打算上山出坡的我,因有任務在身,所以也只好跟大家一起回山出坡。第一天,我們被分配到日用庫房協助整理物品,雖然工作繁重,但是大眾臉上所散發出來的卻是愉悅與專注的神情,整個出坡過程都充滿了歡喜的氣氛,也讓自己再一次體會到「發心」的法喜。

  法喜的心,讓自己選擇在山上多住了兩天。這兩天中,看到法師們為了讓回山的居士有溫暖、乾淨的棉被使用,從拆、清洗、晾晒、套被、摺疊、存放,每個細節都很用心地準備。同樣地動作,不變地願心,讓自己體悟到法師護念大眾無私、無求的精神,也更期許自己要在因上努力學習「發心」。

  經過多次出坡的因緣,及隨時檢視自己的心念後,終於覺察到鬆懈的心是緣於「懈怠」的習氣。由於怠惰的習氣,失去了許多修福修慧的機會,讓自己與清淨的佛法無法相應,經此一番觀照後,自己一定要以此為借鏡,時時提醒、勉勵自己,在修行路上不忘「初發心」。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