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

  “如意”是一种象征祥瑞的传统器物,一般为S形长柄,两端呈云形或灵芝形,中间以圆滑曲柄相连结。

  “如意”以金、玉、竹、檀木等各种材质制作,在民间及宫廷中广泛使用。在长期的演变中,逐渐脱离最初的实际用途,而被赋予祥瑞的意义,寄寓着中国人冀求吉祥的祈望。

如意的由来

  《稗文》:“如意者,古之爪杖也,或用竹木削成人指爪,柄长可三尺许。或背脊有痒,手不能到,用以搔爬,如人之意。”因此,一般认为如意的造型是由中国古代的搔杖演变而来。因爪杖能搔人手难及之痒处,能“如”人之“意”,故称“如意”。古人仿此形制做成执持物时,便称此种执持物为“如意”。

此外,亦有人主张如意乃由古代的“笏”演变而来,并认为由搔杖演变之说并不足信。尚有一说,认为“如意”一词出于印度梵语“阿那律”。《释氏要览》:“梵语称作阿那律,秦模如意。指归云系古之山杖,以骨、角、竹、木刻成人手之形状,柄长三尺许。脊痒或手无法致之处,用以搔抓,因能如人意,故曰如意。”是自印度传入的器物。此外,亦有人认为如意兼具“杖”和“笏”之功能,由二者演化而来。尔后,如意在演变过程中,与搔杖产生分化,搔杖依旧保持原实用功能,如意则由实用工具演变成象征吉祥之物。

如意的应用

  如意盛兴于西元四世纪,形状为柄端曲起,似微屈之手掌,柄前端较宽。柄长约二尺,宽约三寸,造型扁平,轻盈可取。由《晋书》和《南史》的记载,可知最晚在西元二至三世纪时,中国的朝官和士大夫便有执持如意者;在此之前,只有持笏的记载。笏为一种礼器,唯于穿礼服时方宜佩带;如意之执持则无此限制。根据古书记载,如意和笏的功能大致相同,古人放弃执笏而改执如意,可能是受到当时崇尚自由的风气所影响。

  魏晋南北朝时期,如意开始普遍地使用,成为帝王及达官贵人随手执握即兴应用之物。当时,贵族知识阶层盛行清谈之风,在宣讲演说之时为烘托声势,常借用如意比划指点,以助谈兴。

  如意象征吉祥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,使用如意的帝王贵族、高僧名士、才子佳人等,不断地将深厚意蕴附加到如意之上,并日见系统化与固定化,使如意之意寓性增强。隋唐时期,因功能和使用族群的改变,而发展出一类指掌纹饰渐不明显、日趋装饰化的如意。如意演变成吉祥的象征物,也成为佛教象征庄严威仪的法具,表现于造像上,出现了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手执如意的形象。至此,如意成为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代表。

  到了宋代,如意已演变成佛教图像中常见的执物。僧侣为备忘之需,于宣讲佛经时,将经文或祝辞记于如意柄上,这种形制的如意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。

  如意的功能在明代有一大转型,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为艺术陈设品,供人欣赏把玩。明代晚期,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性,而成为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。

  在清代时如意发展出多种使用方式,成为年节喜庆不可或缺的瑞器和贡品。皇帝以如意赏赐臣子及外国君王、使节,臣子也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。康熙年间,如意成为宫中珍玩,皇帝宝座旁及寝殿中都有如意,以示吉祥、顺心。清代中后期,如意在民间的使用愈来愈普遍,逢年过节、寿诞婚嫁都用如意作为赠礼,贵重的如意还被用作镇宅之宝,成为人们身分及地位的象征。

  近代的如意强调吉祥含义,演变为纯粹的陈设珍玩。

  归结如意的功能与应用,在演变过程中有三种用途:一是能随心所欲地搔抓人手难及之处;二是状如云样,又似篆字的“心”,表制心,故菩萨皆执之;三是将祝辞写在上面,遗忘时可随时查看。

如意的材质、品类

中台禅寺四天王殿供奉的弥勒菩萨,右手持经、左手执持如意,象征以佛法端正知见、革除恶习,智慧开显即能称心如意。

  自唐代以后,制造如意所选用的材料就十分考究,有金、玉、玛瑙、翡翠、水晶、珊瑚、紫檀、绿檀、黑檀等材料;有的采用单一材料制作,有的选用几种材料相互搭配成型。此外,尚有琥珀、银、铜、铁、竹、木、陶瓷等,材质极为多样,应有尽有。

  清代的如意从康熙、雍正到乾隆早期,以竹木如意为大宗;乾隆中期至嘉庆初年,则是玉如意制作之鼎盛时期;十九世纪中期后,金(合金)质或镶嵌翡翠的三镶金如意成为时代特色。玉如意将玉石坚润不渝的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相结合,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,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器物。

  如意的品类极多,工艺繁复的有珐琅如意、木嵌镶如意、天然木如意、金如意、玉如意、沉香如意等,多雕有龙纹,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,嵌上碧玺、松石、宝石所雕成的花卉,以及桃果、灵芝、蝙蝠之类。蝙蝠寓意多福,桃寓长寿,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。

  以如意为题材的装饰物和工艺品非常多见,日常生活中的建筑、家具、衣物、装饰摆件和随身配件都常应用如意的纹样或变形来创造型意。元明以后,如意成为高级馈赠物,不但制作力求精美,材料力求贵重,装饰的内容也力求适合馈赠的目的。

  在制作工艺上,有平雕、浮雕、镂空、单镶、多镶等高难度技术,且镶嵌金银丝、红绿宝石等。工匠们并选用许多事物中的谐音进行艺术创作。如取“瓶”借字“平安”的“平”,瓶子和如意的组合就成为寓意“平安如意”;百合花(或百合根)、柿子(或狮子)及如意纹(或灵芝)的组合寓意“百事如意”;柿子(或狮子)和如意的组合代表“事事如意”。蝙蝠、“寿”字与如意的组合是最常见的图案。

  此外,尚有年年(鲶)如意、万(万年青)事(柿)如意、吉祥(大象)如意、平安(花瓶)如意、四艺(琴棋书画)如意、必(笔)定(锭)如意、四合(鹤)如意等。各种瑞相、瑞兽在如意上发挥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配以各种美丽繁复的中国结作为装饰,不仅令造型更加和谐,也增添了几分祥和的神韵。

结语

  一件小小的“如意”集宫廷礼器、往来馈赠、陈设赏玩为一体,深受中国人喜爱。因此,古代绘画、建筑、家具、服饰……,常可见到“如意”的图样。许多历史上盛行的饰品,在如今大众化的消费市场上已近乎绝迹,只有在文物店、古玩店或古玩市场中还可见到,但“如意”仍被人们接受并流传下来,受到人们的普遍欣赏,成为雅俗共赏的饰品。

  如意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,除了材质贵重、造型美观、制作精良之外,更重要的是如意所蕴含的深刻寓意,深得人心。

 

 


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