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詩人常建題詩云:「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竹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。山光悅鳥性,潭影空人心。萬籟此俱寂,但餘鐘磬音。」磬聲洪高明澈、悠揚清脆,聞之震懾人心,也體現出梵剎的清淨、莊嚴。

磬的歷史意義

  泱泱禮樂之邦的中國,有著燦爛的音樂文化,而磬就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。磬的歷史悠久,可追溯至遠古母系氏族社會,當時以漁獵維生的人們,於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跳舞娛樂。這種敲擊的石頭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打擊樂器──磬。

  一九七○年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,長六十公分,擊之聲音悅耳,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考古實物,經測定距今約四千年,為夏代的遺存。考古發現的磬等音樂文物,為中國音樂史和音樂學的研究,提供了重要的珍貴資料與實物圖像依據,頗具研究價值和學術意義。

  磬於商代已廣泛流傳,製作精美、造型古樸,為王室宮廷樂隊所用,《詩經˙商頌》中就有「既和且平,依我磬聲」的歌詠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「」,左半部如以繩懸石,右半部則像一人以手執槌作敲擊狀。周代時,由於樂器品種的增加,根據製作樂器的不同材料而分為: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匏、竹等八類,而產生了八音分類法,磬則屬於八音中的石類。

  磬是利用不同數量的石片或玉片,以及長短、厚薄的差異,而發出不同的音律。形狀如曲尺,中間折曲,兩端低垂,《禮記•曲禮下》記載的「立則磬折垂佩」,就是以屈身彎腰如磬形來表達謙恭之意。其形後來有多種變化,質地也從原始的石製、玉製,進一步有了鐵製、銅製的磬,且多用於帝王饗宴、宗廟祭祀、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,成為象徵身份地位的「禮器」。

  磬的種類,依材質而分有玉磬、銅磬及鐵磬。依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而分有特磬和編磬兩種:單一的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、祭祖、祭孔時演奏的樂器,編磬則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多枚音高不同的磬,可以演奏出變化的旋律,主要用於宮廷音樂。另外,還有笙磬和頌磬之分,與笙相和的磬為笙磬,與歌相和的磬為頌磬。《詩經•小雅》記載:「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」後人則用「笙磬同音」來祝頌和睦融洽。

佛教的磬

  佛教的磬與樂器用磬不同之處在它是缽形的法器,於早晚課誦、法會誦經時使用。佛寺中所使用的磬有圓磬(即大磬)、扁磬、小手磬(即引磬)三種。從南北朝到唐代,寺院中使用的磬還是中國傳統的扁磬。現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圓磬,大約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間出現的。

  安於佛殿的圓磬,是犍椎中的首腦。《百丈清規證義記•卷九》記載:「上堂說法前擊磬,謂之白椎。說畢擊磬,謂之結椎。昔世尊一日陞座。大眾集定。文殊白椎云,諦觀法王法,法王法如是。世尊便下座,此即結椎也。……圓磬,念誦所鳴,維那主之。凡住持或尊宿、仕宦、施護等禮佛,皆鳴三下。」圓磬為銅製缽盂形的法器,口徑多在一尺到二尺間,敷褥於台上,置於佛龕右側,以桴敲擊。在僧眾共修時,由維那法師用來引導大眾進退起止,號令讚誦,如起腔、收腔、合掌、放掌及佛號等處,音聲鏗鏘,悠揚清遠,代表「聲聞三千界」,有振作心神的作用。

  扁磬,形狀與雲板類似,多用石頭製成,懸掛在方丈院的門廊。如有訪客欲拜見住持,知客僧鳴磬三下,作為通報之用。

  小手磬由於便於攜持,所以稱為手磬。其作用在引導大眾,所以又稱「引磬」。《禪林象器箋•唄器門》中說:「小磬,如桃大,底有竅貫緒,連縛小竹枝為柄,以小鐵桴擊之。名為引磬,蓋因導引眾故名。」由於執持引磬的方式是左手執引磬柄的下端,右手抱住左手,正直於胸前,將引磬舉於與口同高的位置,故又稱「對口引磬」。又《行事鈔》曰:「若終亡者,打無常磬。」《同資持記》曰:「天台智者臨終語維那曰:『人命將終,得聞鐘磬,增其正念。』」所以也稱「無常磬」。

  小手磬的磬口直徑約七公分,形狀與仰缽形圓磬相同,於底部中央隆起的頂點用一個鈕來貫穿,附在一根磬柄上,磬柄旋以條紋方便執持。磬柄上有繩,連接磬槌,磬槌則用細長的銅棍製成,頂端有一銅帽。敲擊時,左手持磬柄下端,磬口朝上,舉過胸前與口相齊,右手執磬槌敲擊,或者僅用左手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與手掌拿住磬柄,並用食指與大拇指執磬槌向上叩擊。使用時機在《百丈清規證義記•卷九》有記載:「小手磬,禮佛誦請皆鳴之,為起止之節。」於問訊、轉身、禮拜、靜坐出定、出班,以及提示動作(如晚課蒙山施食中,提示施食者的動作)等場合使用。

  祖師大德曾有一則與引磬相關的公案:有一位禪師隱居山中茅棚,一心修習禪定,其生活所需皆由一對母女供養。由於一直未能明心,故想尋師訪道,以明生死大事。母女二人知道禪師的心意,請求禪師多留數日,以便做一袈裟供養。禪師答應了這對母女的請求,母女二人歸家即裁縫袈裟,一針一句彌陀聖號。數日後,母女將袈裟供養禪師,並包四錠馬蹄銀子予禪師作路費。禪師接受供養後,即決定隔日起行。

  當晚靜坐時,禪師忽見一青衣童子手執旗幟,其後有數人扛一朵大蓮花來到面前,童子再三勸請禪師上蓮台,並謂時限已到,不可久延。禪師心想定中任何境界皆不可執著,隨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在蓮花台上,童子和眾人便鼓吹而去。是夜,這對母女家中的母馬產下死胎,馬夫用刀剖開,裡面竟是一支引磬。母女一見引磬,知是禪師之物,隔日清晨即將引磬送還禪師。禪師於是說出靜坐時所見境界,作偈曰:「一襲衲衣一張皮,四錠元寶四個蹄;若非老僧定力深,幾與汝家作馬兒!」並將袈裟和銀錠歸還母女後離去。

  共修法會中,大眾隨著磬等法器的響叩,以無比的法喜、無盡的悲心、無窮的願力和合唱誦,梵音繚繞,聲遍法界,供養諸佛菩薩,與會大眾亦滌盡塵染,身心無垢,當下一念清淨心相應,即同契佛智。

 

 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