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  
       阅读中台世界博物馆
──多方位解读自在坐观音像

文/编辑部

  休闲假日如何规划?阅读增新知、运动强体魄、邀友览名胜……如果,想安排一趟知性与感性之旅,博物馆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
  典藏珍贵宝物,任自由赏鉴、自在探索,是博物馆吸引力之所在。兴之所至,邀上亲友「约个艺文周末」,进入展馆,我们有时会面临窘境——看不太懂展品,而慨叹展品的解说过于简略或生涩。其实,展品的相关讯息放置于展馆内不同媒介中,有详有略,供查索、取阅,只要熟悉馆内的讯息规划与检索渠道,不仅可免于尴尬的窘境,还可海阔天空任探索。

  本文以中台世界博物馆典藏的自在坐观音像为例,分享如何善用展馆内的资源,逐步加深了解,既长知识、开眼界,又能培养出兴趣。

掌握基础知识

  佛教造像多依经典而做,匠师以虔敬心雕铸出的庄严圣像,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,更是以相表法的具体呈现。认识佛教造像,可从外在形象的赏析到内在意涵的领略,渐次深入。

  进入以典藏佛教造像为主的中台世界博物馆,直观地会看到佛菩萨圣像呈现多种姿势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,熟悉这些姿势的含意,是认识佛像的初步。

  透过官网和导览大厅中的图像解说,了解佛像的手势称为「手印」,常见的有「施无畏印」、「与愿印」、「禅定印」、「说法印」、「触地印」等,各有寓意。其中,右手半举,掌心向外的手势,称「施无畏印」,意谓佛以智慧消除众生内心之忧惧,令无怖畏;常和此手印搭配的左手,手掌自然下垂,掌心向外,为「与愿印」,有「给予」之意,象征佛菩萨慈悲满足众生所愿所求。

  佛像虽未言语,但透过手印传达着悲心与愿力。甫进馆,迎面的一尊高大北齐立佛(图一),与大佛展区内的造像,多作此二种手印,慈目含视。站立像前,抬头仰瞻,领略着手印的意涵,心中油然生起感动——原来,我们一直受着佛菩萨的眷顾,千百年来始终如此!

  除了手印外,坐姿也具有多种,包括「双跏趺」、「单跏趺」、「善跏趺」、「交脚坐」、「自在坐」等。走逛于展厅内,尊尊圣像,或立或坐,法相庄严。其中,自在坐菩萨像优雅的仪态与闲适的神情,尤其吸引目光。

图一:作「施无畏印」和「与愿印」的大佛。(中台世界博物馆本馆接待大厅)
图二:馆藏金铜自在坐观音像。(中台世界博物馆本馆「金刚实相」展厅)
图三:馆藏木雕自在坐观音像。(中台世界博物馆木雕分馆「唐宋佛教造像」展厅)
图四:馆藏木雕自在坐观音像。(中台世界博物馆木雕分馆「辽金佛教造像」展厅)

外在形象赏析

  在本馆「金刚实相」展厅,陈列着一排姿态相似的金铜观音像(图二),皆呈现右足屈起,左足垂放的自在坐姿,背屏作嶙峋的山石形貌表现。从图文版得知,此种造像有颇具意境的称呼——「水月观音」,由唐朝著名画家周昉所发扬,为宋代以后观音像常见的形式。

  移步至木雕分馆,在「木华流芳」与唐宋、辽金佛教造像展厅,大型的木雕自在坐观音像(图三、图四)更为多见,风采各具,透显出的超然意境,令人神往。在「辽金佛教造像」展厅入口,一尊自在坐观音并鸟兽的造像组合(图五),尤显特殊。菩萨屈右足,左足横放,右手轻搭于右膝,左手枕于狮背,头颈左倾,闭目歇靠于左手腕上,呈现全然放松的自在惬意,与双肩上的禽鸟、张嘴仰望的狮子,呈现出一派祥和的画面;底座由不同身姿的力士托举。整组造像富有装饰性与故事性。从《导览手册》与专刊图录得知,此为「补怛洛迦观音」形式,制作典据《华严经》。
图五:馆藏自在坐观音像
辽代后期

H92.5cm

  据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经文所述,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指点,踏上寻师访道之旅,在求访的善知识中,观音菩萨是其中之一。当善财来到观音菩萨所居的补怛洛迦山,四处寻觅菩萨踪迹,在此山西面岩谷中,流泉潺潺、树林丰茂、碧草如茵,见菩萨正端坐说法,四周围绕着众多听法的菩萨。古代艺匠依经所述,创作出在补怛洛迦山中,坐于金刚岩石座上,姿态悠闲自在的观音形象;造像的底座或背屏作山岩表现,象征经上所说的补怛洛迦山。

领略内在意涵

  佛教造像,取之以相,表之以法。伫立像前静观,联结经文含意——菩萨以鸟、兽、莲华为衬,表现身处「泉流萦映,树木蓊郁」的清幽胜境中;由金刚力士托举的底座,象征说法的「金刚宝石」法座;万兽之王的猛狮,温驯地依偎菩萨身旁,飞禽亦安心停歇于菩萨双肩上,人、鸟、兽和谐共处,意寓菩萨以大慈悲力,摄受众生,令无所惧,呈现菩萨正「宣说大慈悲法,令其摄受一切众生」的意涵。

  眼前这造像内涵丰富深邃,经中所述观音菩萨道场的庄严胜妙、说法的殊胜场景、所说之法的微妙,透过菩萨、力士、鸟兽、莲华的巧妙组合,彷若一幅生动的说法场景,蕴含不尽之意趣于像外,愈看愈耐人寻味,愈看愈有法味。

图六:中台世界博物馆木雕分馆,正在展出的「心之所向——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」展厅实景。

延伸参观兴趣

  此件造像,据展品说明牌得知时代约当辽代后期,虽因年代久远,已有风化斑驳,却反显古朴庄重。移步观览展厅内其他辽、金造像,件件尊像细细审,感受到不凡的艺术成就与虔敬的佛教信仰。好奇由契丹、女真族建立的辽、金政权,游牧民族的性格,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?在宋、辽、金共存的大时代环境中,汉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,又陶铸出怎样的艺术风采?

  带着迭起的好奇心继续走逛,来到馆方正推出的「心之所向——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」展厅(图六),快速浏览展览图文版,从官网查询相关导览、讲座讯息,喜于心中之疑应可透过观看此展览得到解惑。除了常设展,特展是可一次饱览众多珍品、深入了解特定主题的难得机缘。预约下一次造访,专程来一趟辽金佛教文化深度之旅,认识十至十三世纪初,在中原北方的佛教信仰与造像工艺。

  参观展览是寓教于乐的休闲活动,重视根据自身兴趣引发的自主性学习。如果纯粹只想走走逛逛,参观过程可以很随意,不必纠结于「看懂」与否,贵在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;如果是有目的性的参观,或是再次回访,想要多些收获,就有必要事先做点功课,知识储备多一些,参观的收获和启发也会多一些、深刻一些。

  进入展馆,对感兴趣的展览与展品,多方涉猎相关讯息,更可在步出博物馆后,继续探索关注的主题,延伸参观,从走走逛逛变成一个好学的参观者,享受探索、发现的喜悦,乐在学习!

  做好准备,就可开心去逛展,大方邀约亲友:「走,一起看展,读博物馆去!」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