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  
  大佛身影──落影离形的如来身密

 文/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、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、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

  图一:
馆藏“佛立像”
北齐(550-577)
砂岩
H600×W150cm
  如来秘要有三事,即身、语、意三密。云何名为如来身密?《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.卷第六》云:“(如来)了知一切众生心意,随所现相悉令欢喜,而佛如来无所思惟,亦无分别复无发悟。此即是名如来身密。”“如来身者具无量种庄严色相,与虚空等,以其法身所成性故。譬如虚空广大无际,如来身相广大亦然。”如《广弘明集.卷第十五》所载〈佛影铭〉云:“廓矣大像。理玄无名。体神入化。落影离形。”东晋慧远大师铭词中对恢弘广大、大像无形、深远玄妙、不可名状、似有似无的佛影感悟,妙寻法身之应,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.卷三》云:“法身无形离诸相”,《大方等无想经.卷五》云:“法身无像,不可睹见。”

  《佛说观佛三昧海经.卷第七》云:“今者道成号释迦文。巨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”《佛说十二游经》云:“佛身长丈六尺”,《生经.卷三》云:“如来世尊,现生释种,弃国捐王,得成佛道,端正无比,色像第一。如星中月,光明超日,体长丈六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”,《方广大庄严经.卷十二》云:“巨身丈六紫磨金色,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”,《大智度论.卷十》云:“有人见佛身一丈六尺,或见一里、十里、百千万亿,乃至无边无量遍虚空中,如是等名身密。”佛有三身,即法身、报身和化身。一般称佛的化身为“丈六金身”,指变化身中的小身,因其高约一丈六尺,呈真金色,故名。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云:“阿弥陀佛神通如意。于十方国变现自在。或现大身满虚空中。或现小身丈六八尺。所现之形皆真金色。”《萨婆多毗尼毗婆沙.卷九》云:“佛身丈六常人半之。”依据诸经记载,佛世之时,凡人之身长约八尺,佛陀倍之,故曰“丈六”。

  佛像身影如同佛的法身常在,通常立像丈六,坐像八尺,凡超出此者即称大佛。中国各朝代度量衡不同,若以现代的度量来换算,中国市制1尺(市尺)=1/3公尺(33.3公分),1丈(市丈)约3.3333米,6尺约2米,所以丈六约5.33米。以下举中台世界博物馆的馆藏石雕大像为例做说明。

丈六立像的大佛身影

  馆藏北齐佛立像(图一):高约六米,砂岩材质,如《大乘百福庄严相经》云:“顶有肉髻圆好高胜。”目譬青莲,眉弯翠柳,眉间白毫,面相圆润,圆肩宽胸,鼻翼高广,双目细长微张,俯视沉思的深邃眼神,饱含慈悲济世的情怀。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与愿印,双手皆有轮相。佛身端直,高大健美,如《大智度论.卷四》云:“大直身相:于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。”足安平相,如《长阿含经.卷第一》云:“足安平,足下平满,蹈地安隐。”身穿垂领广袖大衣,大U型开领、露出贴体僧祇支,衣纹以圆凸泥条状隆起手法表现,衣纹自两肩舒叠自然垂落,水波纹遒劲流畅,呈简洁U型分布于前身。

  《佛说观佛三昧海经.卷第七》云:“佛灭度后。如我所说观佛影者。是名真观如来坐。观如来坐者。如见佛身等无有异。除百千劫生死之罪。”“若欲知佛坐者当观佛影。观佛影者先观佛像作丈六想。”

八尺坐像的如来身影

  图二:
馆藏“佛坐像”
北齐天保二年(551)
汉白玉
H227×W120cm
 图三:
馆藏“佛坐像”
隋代(581-618)
砂岩
H238×W182cm
 图四:
馆藏“佛坐像”
唐代天复二年(902)
汉白玉
H236×W145cm
  馆藏北齐天保二年佛坐像(图二):高近八尺,汉白玉石材,白石圆润细腻,或因久埋土中,浸染一层黄土淡赭色泽,带有一种蜜蜡般的半透明感,益发显得古雅柔润。佛肉髻中髻珠刻划放射状旋纹,螺发雕刻右旋之涡旋水波纹,面相沉静端严,收腰挺胸,胸部肌肉略隆,右手施无畏印,结跏趺坐露右足,左手抚右足,悬裳衣纹呈左右对称形式。上身袒胸内着僧祇支,并绕腰束带,系结于腹前,带结下垂。外披二层袈裟,衣纹明洁淳润,刀法爽朗刚劲,富力度感。外层袈裟为钩纽佛衣形式,其显著特征为佛像左肩部有钩纽作带造形──外层袈裟右袒绕身披着后,身后由一条细带越过左肩系住胸前衣角钩环后打结,前面衣角呈三褶纹垂落,钩纽呈现软性材质的效果。佛像跏趺坐于大莲花束腰莲座上,束腰圆柱四面各刻有一护佛瑞兽。造像有高古之气,佛像背后刻有题记:“大齐天保二年辛未/修德寺”。

  馆藏隋代佛坐像(图三):高近八尺,佛像顶有肉髻、髻珠、螺发,眉间白毫,面相饱满,略带微笑,宽肩厚胸,健壮丰硕,身躯厚重,庄严慈祥,右手无畏印,左手抚膝,坐于束腰台座上,悬裳衣纹左右对称,形象显得雄迈劲直,写实艺术手法,具有由北朝古朴单纯过渡到唐朝丰腴饱满的转变特点。

  佛像敷搭双肩下垂式袈裟,上身内着僧祇支,下身着裙,外披二层袈裟,外层袈裟右袒式让出右臂,再穿过右腋及下垂的内层袈裟绕至身前,进而敷搭于左前臂。僧祇支被掩于裙内,裙上系带,带饰外翻刻水波纹。此造像外袈裟胸前左侧亦钩纽作带,纽作细绳缝于身后之钩环,绕肩系于前面衣角钩环后结带,系吊于胸前之衣角刻划成扇状、散开的阶梯条状衣纹线。这种结纽样式,为另一种钩纽佛衣表现形式。

  文献经典对于袈裟上的钩纽记载,钩纽乃悬袈裟而结合两片者,作轮形,谓之𢂁,垂绦帛为纽。《释氏要览‧卷上》云:「僧祇云。纽绁集要云。前面为钩。背上名纽。先无此物。因佛制尼师坛(按:译言坐具)。安左臂衣下。则肩上无镇衣。不整齐。乞食时被风吹落。佛遂许安钩纽。」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‧卷第七》佛言:「然为护衣应安𢂁纽。(中略)可于肩上安𢂁胸前缀纽。」《根本萨婆多部律摄‧卷第五》曰:「去缘四指肩隅置帖。于此帖中穿为小孔。安细绦𢂁可长两指。反自相系便成二𢂁。胸前缘边应安其纽。迭为三襵。是安𢂁纽处。」《南海寄归内法传‧卷第二》着衣法式,对𢂁之描述:「其𢂁或绦或帛。麤细如衫𢂁相似。长可两指。结作同心。余者截却。将𢂁穿孔。向外牵出。十字反系便成两𢂁。」可知「𢂁」是由丝织品编成的细绳,约两指长度,做环型套扣,再将两余端穿过袈裟、十字反系固定之。《说文解字》释「纽」为「系也。一曰结而可解。」后世禅宗代钩以环,代纽以条,称曰南山衣。

  馆藏唐代天复二年佛坐像(图四):高度亦近八尺,为晚唐时期的白石坐像。佛像肉髻低平,螺发右旋,中有髻珠,鼻秀嘴巧,嘴角微扬,面相丰腴,腮部饱满,师子颊相,如《大乘百福庄严相经》所云:“两颊满足、颊无缺减”。佛上身内着僧祇支,腹前结带绕腰系于僧祇支上,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,衣角搭左肩垂之背后,双臂及双腿处衣纹刻划有曲蛇纹,结跏趺坐于高而饱满的仰莲座上,露出右足。佛像背后刻有题记:“大唐天复二年岁/次壬戌三月并州/李氏等百六十人/众敬造弥陀/法云寺”,其地约当今山西省。

结语

  《法苑珠林.卷第十三》云:“夫大圣有平等之相。弟子有称扬之德。故十方诸佛。同出于淤泥之浊。三身正觉。俱坐于莲台之上。随念何相。皆得利益。”《佛说造像量度经解》云:“法身元体。如同虚空。无有着碍。遍一切处。不可分别清净智慧。色身融相。虽类人天。相好庄严。”佛像身影如同佛的法身常在,历代所留下的每一尊像,都代表十方法界一切诸佛,表现着佛法的真实义理,佛教造像艺术与佛教经典实紧密关联。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