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  
  唐朝时代的金铜佛像

 文/中台山博物馆馆长、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、
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

 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,出现了一种小型插合式的金铜小像,体积小、雕制精、数量多、流传广,虽便于携带,也易于遗失。此种鎏金铜像从十六国时期所奠定的稳固根基,经南北朝时期的精华篇章,到隋代所造就的艺术结晶,开创了唐代佛雕圆熟璀璨的黄金时代。

  隋唐佛教盛世,寺院如林,造像兴盛。如唐段成式撰《酉阳杂俎.续集.卷五.寺塔记上》记载:“常乐坊赵景公寺,隋开皇三年置。……寺有小银像六百余躯,金佛一躯长数尺,大银像高六尺余,古样精巧。”又载:“安邑坊玄法寺,初居人张频宅也……因舍宅为寺,铸金铜像十万躯金,石龛中皆满,犹有数万躯。”佛教造像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起而发展的,故当时的铸佛盛况可见一斑。

图一:
馆藏“金铜佛坐像”
唐(618-907)
鎏金铜
H18.8×W10.7cm
图二:
馆藏“金铜佛坐像”
唐(618-907)
鎏金铜
H13.9×W7.5cm
图三:
馆藏“金铜佛坐像”
唐(618-907)
鎏金铜
H8×W4.9cm
图四:
馆藏“金铜佛立像”
唐(618-907)
铜鎏金
H28×W12cm

  唐朝国运昌隆,由于佛教盛行,佛寺发展鼎盛,大量制作佛像的盛况,虽经兵难及法难等浩劫,小型金铜佛像至今尚见遗存,以下以中台山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小型鎏金铜佛像为例说明。

鎏金如来的金像丰采

一、馆藏唐代“金铜佛坐像”(图一)

  单尊佛坐像。佛像、束腰台座及下方有壶门的四足方台,三个构件分铸后,再插合为一体,佛像背后尚留一榫头,可见原有背光,今已佚失。佛高肉髻,素发无纹,鎏金脱落,呈深黑色。额头略窄,阴刻眉线,鼻翼宽大,双颊饱满,面庞丰润,人中、下颔刻一道凹槽,下颔处亦刻一道阴刻纹,显出双层丰满的下颔,颈部有二道锐利的阴线纹。身着汉式袈裟,衣褶繁复、襞褶劲利,内着僧祇支、边缘饰波浪纹。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抚膝,垂裳覆座、中呈“V”形纹垂下,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莲台高须弥座上,莲座下为四重层次的八角台,下方有较大的四足镂空壶门方台。

二、馆藏唐代“金铜佛坐像”(图二)

  此像为佛像与背光分铸后,再榫接成一体的组合形式。佛高肉髻,面相方圆,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抚膝,身着袒右袈裟,衣纹简练,雕法拙朴,衣裙下摆飘垂悬裳,包脚趺坐于莲瓣高足须弥座上。身后透雕大莲瓣形光焰眴焕背光,头光内层中心莲花状,外重为透空圆形放射式法轮状纹饰,轴承呈同心圆,条辐工整饰连珠纹,轮辋外缘火焰纹样,富有动感,刀法劲锐。

三、馆藏唐代“金铜佛坐像”(图三)

  此尊小金铜佛,仅八公分高,法相庄严,气宇轩昂,像虽小、却有大佛气势。肉髻低平,正面依稀可见螺纹颗粒。双眉高朗,双目微扬,鼻梁挺出,丰颊小嘴,颈有三道,面门圆满,妙好端严。着右袒式袈裟,衣褶厚实立体,身躯雄健厚实,双肩宽阔饱满。右手举起施无畏印,左手置左膝上作与愿印,手指刻划已有些模糊。双足下垂,隐现腿形,悬裳衣纹呈水波状,两侧衣纹自然垂覆,此形式通常为弥勒佛倚坐像。赤足,足尖向下垂放。此像后有两榫,位于头后和背后腰际下,显现原件应有背光及底座之配件,均已佚失。

四、馆藏唐代“金铜佛立像”(图四)

  相较于上述高不盈尺的金铜小像,此鎏金铜像高二十八公分,饱满富丽,制作精美,圆熟的写实技法,形神兼备的完美表现,堪称唐代珍品。容仪端丽,颜貌舒泰,面相雍容,含眉下视,静穆自若,鼻宽而挺,长耳丰颐。身相严好,胸部圆实,宽肩细腰。身着双领垂肩袈裟,内有僧祇支,袈裟裹身,衣纹流畅舒展,衣褶立体婉转有力,下摆衣纹成“V”字纹,与内僧祇支成内外层次。左手上举,作拈指状,右手下伸,双足端立莲台上。头后留一孔洞,可见背光已失。鎏金澄黄亮丽,留有斑斓铜绿,通体比例匀称。整体造型丰润饱满,洋溢着一种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。

金身妙相的如来相好

  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是形容佛陀色身的庄严胜妙。鎏金是近似黄金的颜色,鎏金如来的金身妙相,可表佛的三十二相之“金色相”和“丈光相”。

  《中阿含经.卷十一.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二相经第二》云:“大人身黄金色,如紫磨金,是谓大人大人之相。”《大智度论.卷第八十八》云:“十四者、金色相,其色微妙胜阎浮檀金;十五者、身光面一丈。”《大智度论.卷第四》又云:“十五者、丈光相:四边皆有一丈光,佛在是光中端严第一,如诸天诸王宝光明净。”《大明三藏法数.卷第三十六.如来三十二相》云:“十四、身金色相,谓身皆金色,光明晃曜,如紫金聚,众相庄严,微妙第一也。十五、身光面各一丈相,谓身放光明,四面各一丈也。”

  《法华经.序品第一》云:“又见诸如来,自然成佛道。身色如金山,端严甚微妙。如净琉璃中,内现真金像。世尊在大众,敷演深法义。”《大智度论.卷第一》亦云:“佛身如金山,演出大光明,相好自庄严,犹如春华敷。”以“金山”喻佛的金身妙相,表达佛陀身相光明,随处照耀,如日光普覆一切。

  《法界次第初门.卷下之下.三十二相初门第五十七》云:“如来应化之体,现此三十二相,以表法身。众德圆极,使见者爱敬,知有胜德。可崇人天中尊,众圣之王,故现三十二相也。”例如,十四、“金色光其相微妙”,十五、“身光面各一丈”。

  《法界次第初门.卷下之下.八十种好初门第五十八》云:“相、好乃同,是色法,皆为庄严,显发佛身。但相总,而好别;相若无好,则不圆满。……以八十种好庄严身,故天人一切之所爱乐,故云好也。即是以慈修身故,有此清净相好之身业也。”例如,六十五、“四边光各一丈长”,六十六、“光照身而行”。

  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.卷第三百九十八.常啼菩萨品》记载佛于般若会上,对具寿善现──即“解空第一”的须菩提尊者,讲了一个常啼菩萨为修学般若法门,不惜身命、不顾珍财、不徇名誉、不希恭敬,而求般若波罗蜜多的公案。常啼菩萨不惜卖血、髓、心,欲从法涌菩萨求受般若的勇敢求法精神,教诫初业菩萨,令信解诸法自性毕竟皆空之理。常啼菩萨入禅定中,现见十方诸佛如来,咸共赞慰、教诫、教授常啼菩萨言:“我等尔时以于诸法无所执故,即名般若波罗蜜多。我等住此无所执故,便能获得真金色身常光一寻,具三十二大丈夫相,八十随好圆满庄严。又能证得不可思议无上佛智、无上佛戒、无上佛定、无上佛慧,一切功德波罗蜜多无不圆满。”

   《金刚经.如理实见分第五》佛告须菩提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佛说般若真空之妙理,要离相,才得以见如来法身。《金刚经.如法受持分第十三》又云: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?不也。世尊!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。何以故?如来说三十二相,即是非相,是名三十二相。”

  佛的三十二相是因缘生法,是为了度众而示现的因缘假相。所谓“相以表法”,如金铜佛像透过镕铸与锻炼,“铸写真容”的金身妙相,彰显福慧圆满的佛智与清净法身。

结语

  初唐至盛唐,可谓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代。唐朝造像继承隋代遗绪,将写实精神发扬光大,并从印度的笈多艺术中吸取养分,融会贯通。融合“天竺遗法”,加上唐代风行“丰腴饱满”的时代精神,使佛教造像更为精妙成熟。唐代造像的恢宏大气,反映在小型金铜佛像,仍展现着雍容大度、海纳百川的辉煌气象。唐代造像兼容并蓄、多元化的取材态度,融会贯通的创作精神,使唐代艺术大放异彩,中国的佛教造像就在这个时代发展到了极致。



   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