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,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、文學的展現,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,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,透過這扇窗,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  唐造像中的彌勒圖像

 文/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、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、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

  唐代的彌勒信仰,由於高僧大德廣為弘傳,加上自稱彌勒下生的武則天大力推動,初唐彌勒像風行,至武周時期崇信最盛。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‧卷第三》記載,玄奘法師在天竺境內,自阿踰陀國禮聖跡,順殑伽河與八十餘人同船東下,欲向阿耶穆佉國,遇到船賊,法師顏無有懼,「乃專心覩史多宮(編按:兜率天宮)念慈氏菩薩,願得生彼恭敬供養,受《瑜伽師地論》,聽聞妙法,成就通慧,還來下生,教化此人令修勝行,捨諸惡業,及廣宣諸法,利安一切。於是禮十方佛,正念而坐,注心慈氏,無復異緣。」降伏了賊徒之神奇事蹟。

  「彌勒」(梵語Maitreya),譯曰「慈氏」,大乘經典中常稱為「阿逸多菩薩」。彌勒菩薩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,深受唐代玄奘大師的推崇,是紹繼釋迦佛於娑婆世界成就正覺的未來佛,現以一生補處菩薩的身分居兜率天宮為眾說法,故在佛教藝術中有未來佛與菩薩二種造像表現。中土彌勒造像的主要特徵在其坐姿變化,北朝以交腳菩薩為主,隋唐則以倚坐佛為定式。
  圖一:
館藏彌勒佛坐像
唐上元二年(675)
漢白玉
H67×W30cm

  鳩摩羅什所譯之《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》記載彌勒下生時的形象:「身紫金色,三十二相,眾生視之,無有厭足,身力無量,不可思議,光明照曜,無所障礙,日月火珠,都不復現,身長千尺,胸廣三十丈,面長十二丈四尺,身體具足,端正無比。」

彌勒造像的石雕藝術

  彌勒造像是「未來佛」概念的形象化,「善跏趺坐」是唐代彌勒佛造像的最顯著特點,即雙足未盤起、採自然垂放之坐姿,又稱「倚坐」,雙足踏雙莖蓮臺,身著佛裝的彌勒倚坐式,是唐代彌勒佛造像的典型樣式,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作說明。

一、館藏「彌勒佛坐像」(圖一)

  此尊彌勒造像,螺紋髮髻,眉彎目長,以陰刻線刻劃眼部,慈悲下視,嘴角上揚含笑,頸部三道紋,內著僧祇支,腰繫帶作結,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,衣質厚實柔軟,衣褶刻劃簡潔,線條清晰銳利,衣襬寬大貼體,平敷懸垂覆座。右手施無畏,左手撫膝,面相方圓,大耳,一派大唐雍容氣度,慈祥寧靜。倚坐於須彌座上,跣足踏雙莖仰蓮臺,蓮瓣厚實有力,莖末造形似神獸托足。底座素樸,背面刻有題記:「大唐上元二年七月五日佛弟子焦仁為父供佛一區」。

二、館藏「石造彌勒佛坐像」(圖二)
  圖二:
館藏石造彌勒佛坐像
唐(618-907)
石灰岩
H62.2×W34cm
  圖三:
館藏石造彌勒三尊像碑
唐(618-907)
石灰岩
H68×W43.5cm
  圖四:
館藏王仁表造心經碑
唐垂拱元年(685)
石灰岩
H43.2×W20.2cm

  彌勒佛垂足倚坐於束腰須彌座上,足踏並蒂蓮。漩渦狀螺髮,面相飽滿,彎眉垂目,下頦豐厚,頸部三道紋,神情端嚴。身披垂領廣袖式大衣,內著僧祇支,腰間結帶,垂裳覆座,下衣貼體,襞褶如水波盪漾,U形稜線凸起,線條刻劃清晰。左手撫膝,屈右臂,掌心向外,右手無名指、小指彎曲,餘三指豎立;食指與中指伸直併攏,姆指張開,手印表現極為特殊。

三、館藏「石造彌勒三尊像碑」(圖三)

  此造像碑之龕楣刻襞褶式帳幕圖案,龕內三尊皆帶蓮瓣形頭光,主尊彌勒佛倚坐,渦卷髮紋肉髻,面部豐圓,內著僧祇支,外披寬袍袈裟,右手施無畏,左手垂放撫膝,足踏雙蓮臺。

  二脅侍菩薩,束髮髻,相對立姿,赤足侍立於主像兩側之仰蓮臺座上。右脅菩薩,右手提淨瓶,左手持蓮葉;左脅菩薩,右手持蓮葉,左手握巾帶。輕扭腰身,腹部微凸,三屈式姿態,具S形動態。皆袒上身,斜披絡腋,下著羊腸裙,腹部繫帶,垂掛帔帛飄落體側。二脅侍菩薩造型,表現出唐代宮廷貴族的時尚樣貌。此造像形式似光宅寺七寶臺造像中之高浮雕龕像風格,具初唐武周長安年間「一佛二菩薩龕像」之造像樣式。

唐碑像中的唯識精神

  唐代佛教造像氣象萬千、法度恢宏,把佛雕的藝術精神與表現形式完美地統合起來,表現生命活力與佛法心要,如館藏「王仁表造心經碑」。

一、館藏「王仁表造心經碑」(圖四)

  此件碑像,碑首雙螭龍蟠繞,龍爪托寶珠。上龕佛像結跏趺坐,主龕鱗式帷幕雕飾蓮苞卷紋及葉狀圖樣,大蓮瓣形龕楣內一佛二菩薩,主尊佛像背光素淨,面貌圓潤飽滿,右手施無畏,左手撫膝,著雙領垂肩袈裟,跏趺坐雙腳不露,為初唐風格,底座為懸裳式雙壺門金剛座。二脅侍菩薩束髮高冠,上身袒露,手持蓮苞,身姿婀娜,唐風十足。

  碑陽底座正面刻有造像銘文:「大唐垂拱元年十月一日,清信士王仁表為亡女子敬造,以此功德資益亡者,上為七世父母、普及六道眾生,同結樂因、俱捐苦果。」在碑右及碑陰刻有當時玄奘法師所譯之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此《心經》碑,承載著一位父親的慈心悲願,體悟佛法心要、染淨因果,故以「同結樂因、俱捐苦果」為願,以造像功德資益過往親人。

二、般若心經的佛法心要

  《心經》是世尊在靈鷲山中入定,觀世音菩薩承佛的威力,因舍利弗尊者緣起所說的法門。經文出於玄奘法師所譯之六百卷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,以及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所譯之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,共二十七卷。

  《般若心經彙纂》言:「心經辭寡而道大,言微而旨深,實眾生長夜之明燈,諸佛之慧命也。……究其關鍵,在『照見五蘊皆空』一句,為全經之扼要。」《心經》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個字,卻是《大般若經》的濃縮和精華要義,闡述大乘佛教般若空性的重要經典;要行者透過文字般若,起觀照般若,契入實相般若。

 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‧卷上》言:「般若慧義,古釋有三:一實相謂真理,二觀照謂真慧,三文字謂真教」、「波羅者彼岸義」,此《心經幽贊》乃窺基大師針對心經所作之重要註疏,係依法相唯識之義旨隨文而釋。

  「般若波羅蜜」,譯為「智慧度」,為度愚癡。般若,不是世間的聰明,而是佛法的智慧,藉由觀照的方法,檢討反省,斷除煩惱,照破無明的真正智慧。《般若心經彙纂》言:「實相,即諸法空相也;觀照,即照見五蘊皆空也;度苦,即度一切苦厄也;大乘,即菩薩所行深般若也。」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所修的法門,前五度如足、般若如眼。般若為「眾德之首,萬行之導」,也就是體達諸法皆空的智慧。

結語

  一切外境皆由心識所變現,法相宗闡明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之旨,依《解深密經‧卷第二‧一切法相品第四》闡明萬法性相,故名「法相宗」。強調宇宙萬法皆唯識所現,因究明世間森羅萬象皆為心識所現,故又稱「唯識宗」。法相宗在印度稱為「瑜伽宗」,係奉持《瑜伽師地論》之學派,提倡觀萬法唯識之理,以悟入真如之性。

  翻經三藏沙門義淨大師撰《南海寄歸內法傳‧卷一》載:「所云大乘,無過二種,一則中觀,二乃瑜伽。中觀則俗有真空,體虛如幻;瑜伽則外無內有,事皆唯識。」中觀從破妄顯真講「般若空性」,唯識從分析萬法的角度,闡明一切外境、相狀皆由識心所現,似夢幻泡影了不可得,行者了達此理,於如幻緣起不生憎愛取捨,即能轉識成智,果證菩提。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