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歷程,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、文學的展現,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,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,透過這扇窗,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
  唐朝時代的石雕造像

 文/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、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、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 見迅法師 

  圖一:
館藏石造佛立像
唐(618-907)
砂岩上彩
H168×W71.5 cm
 
  圖二:
館藏石造觀音立像
唐(618-907)
砂岩
H78.2×W22.3 cm
  圖三:
館藏石造力士立像
唐(618-907)
石灰岩
H98.2×W50.5 cm

  唐王李淵於618年取代隋朝,建立唐朝,傳二十一帝,加上武周,唐朝(618~907)共二百八十九年,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。唐朝國祚長,唐高祖至唐睿宗的初唐時期,國力強盛,有唐太宗的「貞觀之治」和唐高宗的「永徽之治」。從初唐向盛唐發展的時期,武則天奪權稱帝,改國號為周,史稱「武周之治」(690~705)。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,史稱「開元盛世」,但是天寶時期的「安史之亂」(755)卻是唐朝由盛轉衰之關鍵。唐肅宗至唐文宗的中唐時期,有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等內憂外患,導致唐朝混亂、衰退。唐武宗至唐哀帝的晚唐時期,有唐武宗「會昌法難」(845),佛教受到極大的打擊,唐末政治腐敗,「黃巢之亂」(874)導致國力大衰,最後被梁王朱全忠所滅。

  唐全盛時,國家統一、經濟發展,中外文化交流、相容並蓄,展現大唐王朝的非凡氣度與格局、視野,社會充滿生機、朝氣,建寺造像興盛、繁榮,佛教藝術朝向自信、成熟的風格發展,使得佛教信仰更為廣泛、普及。

唐朝時代的造像特色

  唐朝造像飽滿、磅礡大氣、豐腴優美,為此時期重要特徵。佛像面相豐腴,體態雄渾,袈裟下襬衣褶懸垂於臺座前,臺座多為束腰式,具理想化的寫實表現。菩薩像臉龐圓潤,上身袒露,下著羅裙,腰部束帶,衣薄透體,身體呈S型,即頭、腰、臀,猶如「一波三折」,極富人性化的動感表現。力士像誇張刻劃肌肉結構,健壯有力的造型,為勇猛威武、孔武有力的性格化表現。

一、飽滿豐碩的石造佛像

  以中台山博物館的館藏唐代石雕造像為例,館藏唐代「石造佛立像」(圖一),此尊像大部分可見敷泥上彩,部分泥皮剝落裸露砂岩石胎,背部無泥皮,整體似石胎泥塑的造像風格。圓形肉髻,髮式左、右分二綹,面相豐圓,陰刻眉線,雙耳垂長,頸有三道紋。右手施無畏印,左手與願印,身著厚重的通肩式袈裟,稍有開襟,衣領搭至左肩後方,整體衣飾為朱紅色,搭配綠色衣緣及下裙。左臂及左腿處泥皮剝落可見石胎之砂岩質感,雙腿間階梯狀衣褶雕刻線條簡潔俐落。整體飽滿豐碩,沉穩厚重,雍容大度,富唐代造像藝術的特色。

二、娉婷婀娜的菩薩立像

  館藏「石造觀音立像」(圖二)多處殘留有敷泥及色彩痕跡,身形豐滿矮短,頭綰高髻,髮絲質感刻劃細膩,頂上化佛與手持淨瓶為觀音菩薩形象重要標誌。面相豐滿圓潤,相貌似世間女子,上身袒露,斜披絡腋,肩繞帔帛,天衣環繞至右手後垂於臺上。下著貼身羊腸大裙,裙上有朱、青、綠等色彩,緊貼雙腿衣紋有「曹衣出水」之遺韻,於腹前束帶。戴頸飾、臂釧及腕釧,頸飾中央垂有一團花紋飾。胸部、腹部及臀部,顯著雕造的豐盈體態,突顯女性化形體,身姿婀娜,略呈S型,富人間氣息。赤足立於仰蓮臺上,下方方形臺座有刻字,惜字跡已模糊,無法判讀。

  唐代的菩薩造像,健康有力、成熟自信的藝術風格,走向世俗化與女性化,透露出所謂的「菩薩如宮娃」的審美時尚,傳達了大唐王朝賦予女性恢弘氣魄的時代精神,開創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一種新風貌,菩薩從佛國走向凡塵,唐朝獨特文化特質以「胖」為美,也顯現在造像藝術的風格上。

  《釋氏要覽‧卷中》載:「宣律師云:造像梵相,宋齊間皆唇厚鼻隆,目長頤豐,挺然丈夫之相。自唐以來,筆工皆端嚴柔弱似妓女之貌,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。」此處的「妓女」指古時演唱歌舞的女性藝人,「宮娃」就是宮女的意思。比喻唐代菩薩像,看起來就像是現實生活宮廷裡嬌貴的宮女。

三、雄健威猛的力士造像

  館藏「石造力士立像」(圖三)上身袒露,肌肉隆起,腰束短裙,露出勁健下肢,帔帶從雙肩懸垂於臂,有「吳帶當風」之風範,彰顯雄勁威猛之力道。右手托寶塔,左手持金剛杵,身軀碩壯,渾身肌肉突起,符合人體解剖學,誇張的寫實手法,將力士的勇猛表現得淋漓盡致。此力士像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,人體雕刻與造像性格的寫實功夫,顯現精湛的雕刻技巧。透過力士造像的雄健有力造型、面部表情和全身姿態,展現出大唐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。

唐造像中的華嚴圖像
  圖四:
館藏法界人中像
唐(618-907)
漢白玉
H80×W42 cm

  在佛的袈裟上雕刻法界諸相,這種造像稱為「法界人中像」。此造像形式和華嚴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,以藝術的象徵手法,創作出以《華嚴經》為題材的佛教藝術表現。舊譯《六十華嚴‧卷第一‧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》云:「無盡平等妙法界,悉皆充滿如來身。」或新譯《八十華嚴‧卷第二‧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》云:「佛身普遍諸大會,充滿法界無窮盡。」法界人中像的佛身圓攝一切法界圖像,即是華嚴藝術聖境的圖像表現。

  館藏唐代石造「法界人中像」(圖四),佛頂肉髻水波紋髮式,面形豐腴,神態肅穆,雙手捻指左右舒展,含具瞬間彈指動勢。兩肩頂處各一乘蓮坐佛,表「佛界」。下雕象徵宮殿建築,下飾朵朵祥雲,表「天界」。胸前中央刻須彌山,表「法界中心」,束腰形山腰有雙龍盤繞,山頂的建築當為忉利天宮,惜已磨損,兩側有日月形象。跏趺足下佛衣有涅槃像,表「人道」。其下有雙手上揚及彎腰屈身的人物,表「餓鬼道」。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,懸衣處刻有「畜生道」。垂落蓮座之倒三角形法衣下襬,刻有牛頭獄卒執矛行刑,罪人於油鍋受火刑之情景,表「地獄道」。

  佛跏趺坐於四方蓮臺,蓮座上每一蓮瓣均刻一坐佛,象徵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」的華藏法界。《梵網經‧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‧第十卷下》記載:「我今盧舍那,方坐蓮花臺,周匝千花上,復現千釋迦,一花百億國,一國一釋迦,各坐菩提樹,一時成佛道。」象徵盧舍那佛坐千葉蓮花臺座,其千葉各有百億國,「一花百億國」,即大千世界;「一國一釋迦」,即小世界;也就是說,三千大千世界,皆有佛於菩提樹下成道說法。

  佛初成正覺時,開演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闡揚一真法界無盡圓融之理。「法界人中像」透過豐富的圖像,表現華嚴教主盧舍那佛的佛法內涵。「盧舍那」譯作「淨滿」、「光明遍照」,代表佛的智慧光芒普照十方法界一切眾生。經典因翻譯之差異,舊譯《六十華嚴》譯為「盧舍那」,新譯《八十華嚴》譯為「毘盧遮那」。相應於《八十華嚴‧毘盧遮那品》,《六十華嚴‧盧舍那佛品》云:「無量劫海修功德,供養十方一切佛,教化無邊眾生海,盧舍那佛成正覺。放大光明照十方,諸毛孔出化身雲,隨眾生器而開化,令得方便清淨道。佛於往古生死中,調伏一切諸群生,於一念中悉解脫,世雄無量得自在。」

  融合十法界於一身的「法界人中像」,象徵智慧圓滿的報身。透過此佛教造像,提醒我們觀照起心動念,起善念就與人天四聖相應,起惡念就與三塗惡道相應。一心具足十法界,契悟「一真法界」,九法界皆銷歸自性,即是「法界人中像」所蘊含的佛法真義。

結語

  唐代雕塑藝術的成就,如佛、菩薩、力士造像,反映了當時真實生活及現實人間的美好形象,佛教造像走向民族化、世俗化和人性化的藝術形式,展現光華、絢麗的健美風姿,突顯典型性及主題性,富人間性和現實性。唐代的佛教雕刻,風格多樣、造型優美、技巧純熟,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。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