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
  隋朝时代的石雕造像

 文/中台山博物馆馆长、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、
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

  图一:
馆藏石造观音立像
隋(581-618)
砂岩
H282×W82cm×D68cm
 
  图二:
馆藏石造菩萨立像
隋(581-618)
砂岩
H275×W67cm×D66cm

  隋文帝杨坚于西元581年灭北周、589年灭陈,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,建立隋朝(581~618),国祚三十八年。《隋书.卷一.帝纪第一》记载杨坚生于冯翊般若寺,紫气充庭,有尼来自河东,谓皇妣曰:“此儿所从来甚异,不可于俗间处之。”因此杨坚幼时即被比丘尼智仙抚育于冯翊般若寺,成为虔诚的佛教徒,建国以后复兴佛教不遗余力,大力恢复被北周武帝毁坏的佛寺和佛像。

  依据《法苑珠林.卷第一百》记载,隋文帝于“一百余州立舍利塔,度僧尼二十三万人,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,写经四十六藏、一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,修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,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区。”隋炀帝“修故经六百一十二藏、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,治故像十万一千区,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区,度僧六千二百人。”可见隋代二帝建立经像,盛极一时。

  隋代由于帝王护持佛法,对于造像的注重与提倡,以及对经像的保护,佛教造像发展及技艺臻于完善。然因国祚不长,艺术样式于短时间内无法定型,故造像艺术属过渡样式,而有承先启后的时代特色。

隋朝时代的造像特色

  隋代上承元魏、下启李唐,造像艺术继承了北周、北齐两种不同的风貌,大体而言,朝富丽华美和健壮丰腴发展。菩萨通体遍饰璎珞及纤细垂饰,璎珞璧珰多变,挺腹倾身,端直华丽,为隋代造像的重要特征。

  馆藏隋代“石造观音立像”(图一),头戴宝冠,宽厚冠缯垂落双肩,宝冠饰有宝珠、连珠、圆花、化佛及双龙衔花,高挺华丽。菩萨面相端严,五官刻划仔细,眉线弯曲细长,眼窝深、眼睑鼓,竹叶形眼线阴刻表现。鼻翼厚,人中宽,唇线分明,脸颊丰润,神情平和。头部较大,腹部微挺,身躯雄迈劲直,为隋代造像的特色之一。

  菩萨身着帔帛,内有斜襟,双手为后世所修,右手向外结莲花指、左手掌心向上持钵形法器。颈戴宝珠项饰,为U形圆花及连珠纹饰,下方中央有一倒三叉橶状饰物。长串璎珞交绕于腹前之系璧,中间垂落过膝之饰带,以玉环、宝珠、圆珰、玉磬、双龙、璎珞串等组成,衣饰繁复华丽,长串璎珞收入两侧腰际下裙处之二龙首口中,腰带两侧有垂缀玉环及结带。造像表面施彩绘,层次重重交叠,大块面深青色衣纹,使衣饰有厚重之感,深青色下方尚有石绿、石青、棕色等上彩痕迹。

  馆藏另一隋代“石造菩萨立像”(图二),纤细薄衣与璎珞雕刻,表面亦见多层上彩痕迹,造像整体为棕色调,并有石绿、石青色彩,应为历代累加而成。菩萨头戴华美宝冠,缯带流畅至肩并垂落背后,诸宝妙物严身之具,清净见天真。面颊丰腴,眉弯细目,眼睑突起,下垂俯视,神情肃穆沉静。上身为倒三角形结构,腰部曲线柔顺,腹部微微前凸。双手亦为后世所修,左右皆为莲花手。

  菩萨身着帔帛,戴伞形饰物与璎珞相间而成的X状长串璎珞,中央交结为莲花纹,中央垂落过膝之饰带,由环状、虎首、双龙、璎珞、结带、莲花纹等组成。腰间系带,两侧挂有垂带,下方露出垂直纹之内裙。此尊菩萨像,造型健朗挺直,端严典雅,躯体浑厚,亦为隋代造像的特色之一。

隋造像中的法华精神

  《佛祖统纪.卷第三十九》记载:“晋王广(文帝次子)总管扬州迎顗禅师,至镇设千僧会受菩萨戒,上师号曰智者。”隋开皇十一年,智顗大师为担任扬州总管的晋王杨广(后即位为隋炀帝)授菩萨戒,得晋王誉为“智者大师”。智顗大师驻锡天台山,创立一宗之教观,世称“天台大师”,后人据此立名为“天台宗”;又此宗以《法华经》为依归,故名“法华宗”。如《妙法莲华经.方便品第二》云:“过去诸佛,以无量无数方便,种种因缘、譬喻言辞,而为众生演说诸法,是法皆为一佛乘故。”天台教义便依《法华经》,说明如来开权显实之要,示一佛乘殊胜庄严,直畅如来出世本怀。

一、双菩萨像的造像形式
  图三:
馆藏张同仁造菩萨二尊像
隋开皇十五年(595)
汉白玉
H23×W7cm×D16cm

  馆藏隋代“张同仁造菩萨二尊像”(图三),汉白玉材质,双菩萨立像,菩萨头戴宝冠,面相方圆,内手上举莲蕾、外手下垂持法物,肩披帔帛X形交叉于腹前,上身不加装饰,下着长裙,腰间束带系垂而下。整体素朴简洁,菩萨身躯线条直挺,跣足立于覆莲座上。椭圆形背光无任何雕刻装饰,方形台座背面及左侧铭刻:“开皇十五年七月十五日,张同仁为父敬造玉像一躯,上为国王、下为一切成道。”反映了隋代民间佛教造像的发展,造像者为亲眷造像祈福,并在造像中显现法华信仰精神。

  双身像的造像姿态以左右对称方式组合,取材于《法华经.见宝塔品》,释迦佛与多宝佛造像形式之影响。此造像形式流行于北齐至隋,主要见于河北曲阳地区,多用汉白玉雕凿,如双佛坐像、双佛立像、双思惟菩萨、双观音菩萨、双菩萨坐像、双菩萨立像等,体现了佛教造像艺术与佛教经典的紧密关联。

二、千佛碑像的造像组合
  图四:
馆藏石造千佛碑像
隋(581- 618)
石灰岩
H75×W32cm×D30cm

  馆藏隋代“石造千佛碑像”(图四),石灰岩材质,立长形四面柱体各施龛窟,主龛内皆为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”之造像组合,龛外整齐排列千佛坐像龛,前后龛下,皆雕有生动的双兽拱炉,图像朴实生动。

  前龛窟,主尊佛像着双领垂肩袈裟,跏趺坐于束腰方座;二侍菩萨体态修长,端直典雅,帔帛交织于前,腹部微凸,具隋代造像特征;二弟子态度恭谨,衣着整齐;龛楣飞天托塔,透雕展虚空。表释迦佛于灵山法会演说《法华经》之情景,《法华经.序品第一》云:“尔时世尊,四众围绕,供养恭敬,尊重赞叹,为诸菩萨说大乘经,名无量义,教菩萨法,佛所护念。佛说此经已,结跏趺坐,入于无量义处三昧,身心不动。”

  侧面左、右龛,造像分布雷同,佛、菩萨、弟子齐足鼎立,表三乘归于一乘,喻三乘同证法身的法华精神。《法华经.方便品第二》云:“如来但以一佛乘故,为众生说法,无有余乘。”

  诚如《法华经.方便品第二》所云:“菩萨闻是法,疑网皆已除,千二百罗汉,悉亦当作佛,如三世诸佛,说法之仪式。”呼应前龛窟之释迦说法景象,背后龛喻弥勒下生图像,主尊佛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,两侧菩萨、弟子衣饰端整,直身拥立。二佛相继出世,展现《法华经.安乐行品第十四》所云:“此经是一切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。”四面主龛窟外的千佛禅窟,表显十方三世诸佛的观念,成就千佛庄严之妙义。

结语

  隋文帝率天下人民复兴佛教的愿力,如《佛祖历代通载.卷第十》记载:“诏曰:仰惟正觉大慈大悲,救护众生、津济庶品。朕归依三宝,重兴圣教,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,俱发菩提,共修福业,使当今现在、爰及来世,永作善因,同登妙果。”隋代由于帝王崇佛、笃信弥坚,止息了北周武帝毁佛所造成的佛教浩劫,加强佛教的弘扬复兴,恢复了佛教的生气。

  隋代把自汉晋以来分裂了三百余年的华夏大地复归统一,政治的统一无法立即为佛教艺术带来统一的形式,故原北齐、北周、陈属地等,仍存在其强烈的地方造像色彩。隋代菩萨的璎珞华鬘,富丽华美冠于其他各代,是隋代菩萨造像的重要特色,亦是开启灿烂多姿的唐代佛雕之前奏,预告了更成熟的造像艺术样式即将诞生。隋代是上承南北朝、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年代,历史上与唐合称隋唐。隋唐是佛教的光大时代,更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。


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