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
  石雕造像的时代风格

 文/中台山博物馆馆长、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、
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

  佛教造像的石雕艺术,有无法移动的石窟造像和可移动的单体石像。单体石像依其形式与内容,又可分为圆雕像、背屏像、造像碑、造像塔与造像幢等。石雕造像通常体量较大,易于表现雕刻艺术的特色,各个朝代文化不同,佛教石雕造像亦随之千姿百态。作为佛教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,坚毅千年的石雕造像遗存,是历经战火摧残、流离失所的珍贵佛教历史文物。本文将从印度、北朝时期、隋唐时期、明清时期,引介石雕造像的时代风格。

  以中台山博物馆馆藏弥勒菩萨造像为例,印度的弥勒造像,是古印度婆罗门贵族装扮的菩萨造型,如馆藏犍陀罗“石造弥勒菩萨坐像”。中国的弥勒造像有三种样式:北朝,是端庄秀美的弥勒上生兜率天、交脚菩萨造型,如馆藏东魏“石造交脚菩萨五尊像”;隋唐,是庄严静穆的弥勒下生成佛、善跏趺倚坐造型,如馆藏唐“孙统祯造弥勒佛坐像”;宋后,是袒胸大肚、面带笑容,化身为游戏人间的布袋和尚造型,如馆藏明代“石造弥勒佛坐像”即是。

馆藏犍陀罗“石造弥勒菩萨坐像”
  馆藏石造弥勒菩萨坐像(正面图)
犍陀罗(4~5世纪)
片岩
H56.9×W35.3cm

  印度犍陀罗艺术,打破不以人像来表现佛陀的传统惯例,开始制作佛像并创造了菩萨像,菩萨的出现代表了佛教从小乘向大乘的发展。弥勒菩萨(梵文Maitreya),义译为慈氏,在大乘经典中又常称为阿逸多菩萨。《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》记载:“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,……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,……此人来世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。

  馆藏犍陀罗“石造弥勒菩萨坐像”,此圆雕像为青灰色片岩材质,印度犍陀罗晚期造像风格,圆形素面头光,菩萨头绾发髻、戴敷巾冠饰,唇上蓄髭,佩戴耳珰、腕钏和代表古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多重项饰。上身袒露,身躯壮硕,肩披天衣,帔帛包裹左肩、垂下呈U形回绕悬垂于双腿间、再披至右臂;下裙裳顺着坐姿衣纹刻划流利。双手平伸,手心向上,右手在上,交互叠放于两腿间,于腹前结禅定印,左手指间挟持一代表婆罗门修行者的净水瓶。

馆藏东魏“石造交脚菩萨五尊像”
  馆藏石造交脚菩萨五尊像(半侧图)
东魏 (534~550)
黄玉石
H54.5×W29.9cm

  弥勒造像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是上生兜率天的交脚菩萨像,秀骨清像造型具有中国的审美意趣,如馆藏东魏“石造交脚菩萨五尊像”,主尊交脚弥勒菩萨及二胁侍弟子、二胁侍菩萨共五尊像。此背屏像为黄玉石材质,像后有火焰纹舟形背光,线条刻划细致流畅。主尊交脚菩萨,头戴宝冠,缯带飘坠,肩披帔帛,帛带于腹前交叉穿璧,裙裳下缘层层翻摺,为南北朝盛行的样式。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与愿印,交脚坐于须弥台座,天衣帛带垂座,座下一力士双手举莲承托弥勒双足。主尊背后饰花蔓纹圆形头光,圆光及底座以莲花缠绕,雕饰精美,极具装饰意味。

  左、右二胁侍弟子及二菩萨皆立于覆莲座上,皆手持莲苞及桃形物。二胁侍弟子,右年轻、左年长,皆有圆形头光,表情和雅生动;二菩萨皆有桃形头光,造型恬淡细腻,端直婉丽。横长方形底座,正面雕忍冬花纹,侧面刻供养人像。背屏后面线刻佛传故事──白马辞别太子的画面。此背屏像雕工精致,通体敷彩贴金,实为南北朝石雕造像艺术的代表佳作。

  《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》记载:“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,不厌生死乐生天者,爱敬无上菩提心者,欲为弥勒作弟子者,当作是观。作是观者,应持五戒、八斋、具足戒、身心精进、不求断结、修十善法,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,作是观者名为正观。”魏晋南北朝(220~589)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,连绵不断的战争,兜率净土思想无异是一帖抚慰人心的精神法药。

馆藏唐“孙统祯造弥勒佛坐像”
  馆藏孙统祯造弥勒佛坐像(正面图)
唐开元二十二年(734)
石灰岩
H182.5×W71.5cm

  唐代(618~907)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期,唐代佛教的一大转变,是由出世转向入世,弥勒造型是下生成佛的弥勒佛倚坐像,如馆藏唐“孙统祯造弥勒佛坐像”。“善跏趺”双脚垂坐之倚坐像,是盛唐以后刻造弥勒佛的一个标准姿势,此像底座铭文载“弥勒下生,大觉流行”,象征着入世修行的觉者。

  此背屏像为石灰岩材质,镂空火焰纹舟形背屏,弥勒佛倚坐于束腰须弥座,足踏并蒂莲,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抚膝,身着垂领广袖袈裟,内着僧祇支,腰系带作结,衣褶纹路刻划疏密有度、清晰有力,两袖及下摆垂裳覆座,具有唐朝石刻佛像的典型特征,展现唐代大时代的雍容气象。

  底座正面铭文记载:“启请供□孙统祯……访良工,剥贞石,刊弥勒尊□,雕磨是状,错铬成容……”,造像主是“孙统祯”,建造时间是“唐开元廿有二载冬□□建”。唐代以前的石刻铭文大都是用正楷书写,此篇铭文是用行书镌刻,文章优雅,展现了唐代石刻铭文的另一番风貌。底座左右两侧铭文,是用隶书雕刻诸供养人邑子的题名,其中亦见“邑子比丘僧淳仁”僧众之题名,显示此像为当时邑义团体所发心共同建造。

  《佛说弥勒下生经》载:“将来久远,于此国界,当有城郭,名曰翅头。……尔时法王出现,名曰蠰佉。……尔时弥勒菩萨,于兜率天,观察父母,不老不少,便降神下,应从右胁生,……名曰弥勒。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庄严其身,身黄金色。……尔时弥勒,在家未经几时,便当出家学道,尔时去翅头城不远,有道树名曰龙花,高一由旬,广五百步,时弥勒菩萨,坐彼树下,成无上道果。”弥勒佛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,将在未来娑婆世界成佛,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。

馆藏明代“石造弥勒佛坐像”
  馆藏石造弥勒佛坐像(半侧图)
明万历七年(1579)
石灰岩
H180×W120cm

  宋代(960~1279)以后佛像走入世俗化,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,如馆藏明代“石造弥勒佛坐像”。此圆雕像为石灰岩材质,大肚弥勒佛形象,嘴微开,露齿而笑,神情和蔼可亲,面容圆润欢喜,坦胸露肚,着敞领宽袖袈裟,袒腹而坐,左手握布袋的束口置放在左膝上,右手持念珠置于右膝上,竖右腿屈左腿,垂裳半掩莲座。底座两侧均刻有众多供养人题名,左侧铭文刻诸供养人如“张自安、张仪全、道州石匠闫名、王子实、张侯贵、李在王氏、本村李金供石氏……”,其中以斗大的字刻着“万历七年三月初七日立”。右侧铭文可见僧众供养题名“真定府元氏县□□阁住持、□僧人周祥/佛信、化道槁城县丘头等、社内祖村等众善人等……”,足见此像为僧俗二众所发心建造。

  据《景德传灯录.卷二十七》载:“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,未详氏族,自称名契此……常以杖荷一布囊,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,入廛肆聚落见物则乞。”五代后梁(907~923)明州,即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,有一契此和尚常背负一只布袋,人称“布袋和尚”,于示寂前留一偈语:“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;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。”偈毕安然而化,传为弥勒之应化身。

  大肚弥勒佛的安然自在、笑容可掬造型,已完全摆脱佛像的传统造像规范,标志着佛教造像艺术已深深地融入世俗生活,取得了崭新的艺术感染力,更成为寺院安置于入口处的定制。袒胸大肚和坦荡笑容,告诉世人“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,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”。

  佛教造像从印度时期的造像起点,进入华夏民族的文化脉动里,从梵式到汉式、从民族化到民俗化的演变过程,展现了佛教造像的时代风格、形式演变与美感特质,伴随着华夏民族的代代更迭,见证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

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