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,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的展现,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,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,透过这扇窗,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











  佛教造像的金铜佛像

 文/中台山博物馆馆长、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、
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

  馆藏铜造佛立像(正面图)
七世纪
青铜
H53×W24×D13.8cm

  佛教发源于印度,进而向亚洲各国传播,依传播的地区与使用语言,分为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、南传佛教三大系统。南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,属小乘佛教,汉传和藏传佛教属大乘佛教。因传播的地理环境、历史发展之差异,佛像的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各具特色,自成系统。佛教共同的教义,洒落至不同的大地上,因众生对佛法体悟的差异,形成了不同的流派,同时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。

  金铜佛像大多以青铜铸造,表面镀金者称鎏金佛像,因便于迁移携带、随行供养,在历代的传世与流转中最为广泛,并汉化为含具华夏特色的艺术表现。中台山博物馆常设展之馆藏金铜佛像,时代跨度自四世纪至十八世纪,金铜佛像的金色身相,散发奕奕神采,如日光遍照,传承着千余年东方特有的佛教文化内涵。

南传佛教的青铜造像

  铜的颜色很像金,须保存于干燥的空气中方能安定及保持金属光泽,如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起氧化作用,表面的锈蚀为自然现象,逐渐形成一层铜绿,颜色因氧化而青灰。青铜是纯铜加入微量锡或铅的合金,故性质易变、不稳定,但比纯铜坚硬且易于加工,每尊造像都有时代的脸孔,每个民族的造像都会表达其最理想的审美理念,亦会保留其典型的民族特征。

  馆藏七世纪“铜造佛立像”,青铜胎体无施鎏金,整体造型对称、简洁明快,身躯清瘦、神态祥和,表现出南传佛教行者苦行修学之行持,以及自我修炼、出离解脱之静谧精神。此像肉髻高耸,面相清秀,下巴略尖,嘴阔唇厚,鼻翼下端略宽,具有东南亚缅泰地区民族特色。身着薄如蝉翼之通肩式袈裟,衣裾前缘作U形,露出僧祇支,薄衣贴体、曲线毕露,无刻划衣纹,乃衍化自印度笈多时期鹿野苑造像风格。

  佛像作正立姿,两手置于两侧,拇指与食指相捻,三指平伸,作“安慰印”(vitarkamudra),此手印是东南亚造像特有之手势,乃佛对众生祝愿,唤醒众生本具智慧之意。佛的手印,象征着佛的特殊愿力与因缘,《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.卷下》云:“当于后世敬重印品,知一切印等同如来”,透过佛的手印,感受佛的慈悲加持。
  馆藏铜造四臂梵天立像
(半侧图)
十世纪

H27.3×W12×D7.6 cm

  馆藏十世纪“铜造四臂梵天立像”,无鎏金,胎体铜绿,色泽古拙,头戴发髻冠,四头四面,分别面向四方,上身袒露,下身着裤。身有四臂,前右臂掌所持物无法辨识,前左手持权杖;后右手持明轮,后左手持物似法螺;整体造型具有柬埔寨造像风格。

  梵天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,与毗湿奴、湿婆并称三大主神,在东南亚地区(尤其是泰国)梵天被视为佛教的护法神,华人称之为四面佛。在佛教的诸天部中,色界初禅诸天之王即大梵天,深信正法,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,如《方广大庄严经.大梵天王劝请品第二十五》载:“尔时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以佛威神,即知如来默然之旨,作是思惟:‘我应往彼劝请如来转于法轮。’”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,在各种以佛传故事为题材的佛教艺术作品中,大梵天为佛右侍,手持拂尘;帝释天为佛之左侍,持宝盖。佛教禅宗有所谓“拈花微笑”的典故,亦与大梵天有关。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.拈华品第二》载:“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,名曰方广,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,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,捧之上佛 ……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,皆止默然。于时长老摩诃迦叶,见佛拈华示众佛事,即今廓然,破颜微笑。佛即告言:‘是也,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总持任持,凡夫成佛,第一义谛,今方付属摩诃迦叶。’言已默然。”

汉传佛教的金铜佛像

  馆藏金铜佛坐像(正面图)
明 (1368-1644)
鎏金铜
H66.5×W44.5×D29.5cm

  金铜佛像是以青铜为胎、鎏金为饰的造像艺术,造像过程的熔铸与锻炼非常繁复,从冶铜、塑胎、脱蜡、铸铜,到鎏金及錾花之加工技法,展现了古代深奥的金属造像工艺智慧。金铜佛表面的鎏金质感处理,改善了青铜胎体性质易变的不稳定性,达到隔绝与增强装饰的功能。古代早期金铜造像体量不大,便于游方僧侣随身供奉、方便保存,相对地,也易于失散。后来教法广布,遂为皇室贵族供奉于寺庙及宫廷之中、或善信的佛堂、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。汉传佛像具时代特征与风格,明朝开始,由于寺庙广建、民间供奉,加上朝廷作为赠礼,赐与西藏僧侣所需,金铜佛像因此而产量大增。

  馆藏明代“金铜佛坐像”,雕工细腻、法相庄严,铸造和翻模技术精良,如鼻梁、眼睛、衣褶等翻模线条俐落清晰,通体鎏金成色,袈裟衣带裙摆边缘,錾花技术精湛,捶打錾出细腻的莲花浮雕图纹,将衣缘装饰得非常华丽,流露出高贵与典雅,展现出明代鎏金铜佛精致典丽的风格。

  此像顶上肉髻有髻珠、眉间白毫相、足跟广平相、足心有轮宝、颈有三道纹、胸前刻卍字、童子面相,神态清净、纯真、沉稳,身着汉式双肩袈裟,结跏趺坐于莲座上。双层莲瓣台座,厚实饱满,下层为束腰莲座,是明代佛像底座之特征。左手置腹前,结定印,表禅定之意;右手垂直指地,施触地印,此印亦称降魔印,表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降魔成道,召唤地神见证之手印。佛陀成道像,代表了佛陀在人间觉悟、成道,表显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佛性本具,人人皆当成佛的思想。

  馆藏金铜童子立像(半侧图)
明~清(1368-1911)
鎏金铜
H34×W14×D10cm

  馆藏明~清“金铜童子立像”,鎏金色泽浑厚,衣缘边饰錾花精美,天真活泼的中国童子造型,脸庞饱满,头上三绺蝴蝶形发髻,可爱讨喜。佩戴颈饰、臂钏、腕钏,身披飘带,菩萨装扮。双掌当胸合十,前倾躬身请法姿态,是善财童子的化身。

  《华严经.入法界品》载,善财童子询问:“菩萨云何学菩萨行、修菩萨道?”经文殊师利菩萨的指点,共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,即善财童子“五十三参”公案来由。观世音菩萨是善财童子所参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。《华严经》中常称菩萨为童子,如“文殊师利童子”,即指文殊师利菩萨清净之身,相好庄严,一切天人莫能思议;因菩萨为法王之子,清净无欲,如世之童子。

结语

  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.卷上》:“身黄金色,有三十二相,光明彻照,上至二十八天,下至十八地狱,极佛境界莫不大明。”表示佛智和德行如火炽盛,能烧掉一切无明烦恼和愚痴迷妄。金铜佛像的金色身相,鎏金光象征降妖伏魔之金刚光,相以表法、铸佛形像。《达磨大师破相论》言:“是故求解脱者,以身为炉,以法为火,以智慧为巧匠,三聚净戒、六波罗蜜以为模样;镕炼身中真如佛性,遍入一切戒律模中,如教奉行,一无漏缺,自然成就真容之像。”此即金铜佛像“铸写真容”之意涵,透过光明晃耀的金铜佛像,让大众照见自在本性。



上一页